但是當他問起監視張家的閒漢時,富安卻說昨日那兩人並未回來報告。
高衙內當即發怒,將富安狠狠地罵了一頓。隨即要富安帶著幾個閒漢,跟著他去張家檢視。
他們到了張家門口,並未看見那兩人。敲了敲門,裡面也無人應答。
高衙內頓時覺得不好,推門就想進去。結果推了兩次,也沒把門推開。
富安一見表現的時機到了,飛起一腳踹破院門衝了進去。
只是結果卻讓他有些心涼,張教頭和張貞娘不了了,就見那個小丫鬟春香也不見人影。
仔細一找,卻發現手下的那兩個小廝被人捏碎喉嚨,扔在一間空房。
高衙內見丟了美人,頓時氣急敗壞,一連扇富安幾個大嘴巴。
富安立刻出主意,說道:“衙內,張家拖家帶口想來走不遠,何不求太尉派下人手去追查?”
高衙內立刻聽從,急匆匆的趕回太尉府去求高俅。
高俅倒也真的心疼兒子,以權謀私發下文書撒出偵騎四面追查張家人的下落。
倒也不是高俅他們傻,不知道去查水路,這種情況其實就是一個慣性思維。
大宋水運發達不假,但絕大多數都是運貨。甚至軍隊打仗幾乎沒有考慮過水軍的作用,水軍的存在多是為了保證水路的稅收。
所以高俅他們沒想到張家人走水路逃跑也在情理之中。
就在高俅撒出偵騎,四處尋找張氏一家的時候,杜昱已經聯絡到了時遷。
或許是這個時代沒有通訊汙染的原因,對講機的通話範圍遠超五十公里,讓杜昱非常滿意,覺得錢沒白花。
與時遷溝通了一番之後,杜昱決定提前下船。
他並不想進濟州,因為進了濟州城他們這一群人難免會被人注意到。
若是真有甚麼有心人,肯定會發現他們的痕跡。
杜昱不是被迫害妄想狂,但也不想留下什麼羅爛。
他開啟地圖,選了一處小碼頭在哪裡下了船。
船老大還有些疑惑,為什麼這夥人又不去濟州了。但看在銀子的份上他也沒有多問,送杜昱他們下船之後,依然開去濟州。
人家也不傻,不可能空船跑回去。來了濟州自然是要販著東西回汴梁的。
不提他們,在說杜昱一行人下了船之後,帶著張教頭一家向濟水的一處支流行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走了不到一個時辰,他們來到一處荒灘。
杜昱停下馬匹,用對講機和時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