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作品相關 (2)

等鄧暄醒來,已是一日後了。

鄧昭睜眼後,只怔怔望著床頂,自己好像做了一場無比恐怖的噩夢。手中卻傳來衣料的觸感,拿起一看,是一截白色的衣裙。鄧暄這才驚覺並不是夢,自己的母妃真的去了。

鄧暄正要翻身下床。卻聽見宮門外的竊竊私語聲。是兩個小太監在討論靜妃之事。鄧暄連忙躺好,側耳傾聽。聽明白了事情原委,在聽到是父皇下旨賜死母妃時,心中怒火再抑制不住。

直接踹開宮門,門口的小太監抖如篩糠。鄧暄完全不理,徑直離去。他要去父皇殿中,問個究竟!

半途卻遇見了前來探望鄧暄的武氏,武氏看鄧暄神色不善,忙攔下:“暄兒這是去做什麼?”

鄧暄抬頭看著武氏,神色冷肅,質問道:“我母妃的事何等蹊蹺!為何父皇卻查也不查,直接賜了我母妃死罪!”

武氏嘆道:“你母妃壞了皇室顏面,你父皇哪裡容得。”鄧暄聽完更怒了:“皇室顏面!就為了顏面便可是非不分!便可不問緣由殘害無辜!何等荒唐!”

武氏無奈搖頭,拉住鄧暄:“你還小,還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這天家顏面,不光比一條性命重要,有時候,便是成百上千的性命,也不能相比。”

鄧暄直接甩開武氏的手,冷冷道:“我只知道,是非黑白當有定論,公理正義自在人心。生命不該如此被輕賤!”

說完便越過武氏離去。武氏追在後邊想攔,但身為皇後,穿的長裙著實礙事,哪裡跟得上輕裝從簡的鄧暄。武氏只得大喊了句:“暄兒!”鄧暄並不回頭。

鄧暄直接到了明光殿。這時早朝未下。昌平帝正和群臣在殿中議事。鄧暄不顧門口侍衛阻攔,直接闖進殿中。

原本喧鬧的朝廷一下寂靜無聲。鄧昭身為太子,也已經十五歲,被皇帝允許跟著一起上朝參議朝政。鄧昭見鄧暄視若無人的闖進殿中,臉上還滿是怒色,心中大驚,偷偷沖鄧暄使眼色。鄧暄視若無睹。

鄧暄越過群臣,來到皇帝面前,並不跪拜行禮。

昌平帝看著直皺眉頭。父子二人就這麼靜靜對視,群臣也不敢打破這平靜。只鄧昭急得仿若熱鍋上的螞蟻。

終於,鄧暄先開了口,還是質問:“父皇為何賜死兒臣母妃!”

昌平帝本就對此事很是生氣,見鄧暄擅自闖殿拒不行禮,還大庭廣眾之下質問這等醜事,怒火更甚。拍案道:“孽子,朕如何行事為何要告知於你,還不快滾!”

鄧昭見昌平帝動了真火,再按捺不住,上前替鄧暄請罪:“三弟年幼不懂事,父皇息怒。”鄧暄卻不領情,仍是直直盯著皇帝:“陛下。”竟是連父皇也不叫了,“我不願與殺母仇人為父子。陛下要麼也賜死我這個孽子,要麼今日我便與陛下父子恩斷義絕,再不相幹!”

昌平帝氣的直發抖,捂著胸口道:“好!好!你給朕滾!”鄧昭大驚,勸道:“父皇三思啊!”群臣噤若寒蟬,忠勇侯倒是饒有興致的看著鄧暄。

鄧暄最後看了一眼皇帝,深深行了一大禮,五體投地。然後起身甩袖離去,再不回頭!皇帝坐在龍椅上,看著鄧暄遠去的背影,氣的胸口鈍痛,喜公公看出不對,忙喚太醫。鄧昭想去追鄧暄,又見父皇不好,頓時左右為難。

武氏終於姍姍來遲,先遣散朝臣,又命人偷偷跟著鄧昭。再去檢視昌平帝情況如何。

一番混亂,總算止了。昌平帝躺在床上,禦醫診斷道:“只是急火攻心,修養幾天便好,切記不可動怒。”鄧昭和武氏便放了心,又想起鄧暄,二人倒是十分有默契的同時嘆了聲。

武氏道:“暄兒到底年幼,陛下何必跟他生這般大的氣。”昌平帝怒火未消:“讓這小畜生滾,朕沒有這種忤逆犯上的兒子。”鄧昭忙道:“父皇,太醫說您不可動怒啊。”

武氏見昌平帝還在氣頭上,知道此時勸什麼都沒用,便拉了鄧昭先行離去,讓皇帝獨自冷靜會。

母子二人同行,鄧昭忍不住問:“母後,三弟這就走了,如何是好?”武氏答:“無妨,哀家派了人跟著,不會出什麼事。”鄧昭這才舒了口氣。

另一邊,鄧暄出了殿門,一路往皇宮外行去,無人阻攔。終於出了宮門,鄧暄以前一直好奇宮門外是何等風景,但武氏一直不允許鄧暄出門,鄧暄只在平常重大活動中跟著父皇兄弟在大隊人馬的簇擁中見識過皇宮外的景色。這次獨身出門,一時間覺得天大地大,心下卻十分茫然,覺得自己宛若浮萍,無根可依,無處可去。

但鄧暄心中那股恨意還是支撐著他往前走,只想離這皇宮越遠越好。

天色將暗,鄧暄來到百姓擺攤的坊間,人群漸漸稀少,小販們也收拾東西準備離去。鄧暄突然察覺有人跟著自己,面上不動聲色,在行至街口一個岔路時突然加速,追著的人見勢不妙,趕忙追去。

卻空無人影。

鄧暄擺脫了追蹤,對前路仍是茫然。幹脆找了個牆角,蹲坐在地。天公不作美,竟在傍晚又下起了雨,先是稀稀拉拉的點滴,一會後雨勢突然轉急。鄧暄頭頂有片翹起的屋簷,正好可以擋擋雨。

鄧暄就這麼坐著,雙臂環抱,縮成一團,眼睛望向天空,層雲間有雷光閃爍,果然片刻後聽到轟隆的雷聲。鄧暄又想起了小時候,打雷時,也不知靜妃是哪根筋搭錯了,宮裡人人都覺得鄧暄是小魔王,她卻總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個瓷娃娃,雷聲會嚇到暄兒,一打雷就要幫鄧暄捂住耳朵,還要一邊說:“暄兒不怕。”其實鄧暄根本是天不怕地不怕,想到此,鄧暄不由輕輕笑了一下,又想到這世上,再沒有人會幫他捂住耳朵躲避雷聲了,這笑頓時比哭還難看。

這兩日幾番波折,鄧暄其實早已疲憊不堪,不知不覺間,就這麼靠在牆角,沉沉睡了過去。

夢中鄧暄又見到了母妃,她沖著鄧暄微笑,鄧暄再控制不住,想要沖過去撲到母妃懷裡放聲大哭。卻無論如何無法接近,無論他如何奔跑,靜妃都離得原來越遠。奔跑中,鄧暄突然被什麼東西絆倒,摔的鼻青臉腫,他抬起頭,沖靜妃伸手:“母妃,你等等我!等等暄兒吧!”靜妃停下了,沖鄧暄輕輕搖頭,身影越來越透明,鄧暄驚慌不已,聚起全身氣力,奮力往前一撲,靜妃卻化作點點瑩光,隨風而散了。

鄧暄這才從夢中驚醒,喘息不止。稍作平複,原來雨早就停了,陽光穿破層雲,徐徐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了。

鄧暄盯著陽光看了會,心下在想自己該往何處去,這皇城是萬萬待不得,但自己一個十歲孩子,沒有身份沒有路引,要如何出城呢。心下煩惱不已,肚子又咕咕叫了起來,鄧暄這才意識到自己快一天沒有吃東西了,一直沒注意,這一下意識到,頓覺胃中火燒火燎。

鄧暄幹脆先不想該去哪了,找點東西吃要緊。

鄧暄昨日出來時還穿著宮人細細繡制的袍服,月牙白的面料,襯的鄧暄如玉般的少年。經過這一夜風雨,衣袍上都是星星點點的黑泥。

鄧暄身無分文,將自己身上搜了個遍,把主意打到了腰帶上鑲的一顆珍珠,想著雖不值什麼錢,總歸能換幾個餅吃。便找了間當鋪直接當了。然而鄧暄畢竟生在宮中,不知尋常百姓生活,當鋪夥計看鄧暄就像看頭肥羊,直接報了個很低的價格便把珍珠買下了,還要求死當,便是不能贖回了。鄧暄答應了。

鄧暄拿著當來的錢在路邊攤販處買了個餅吃,這一口下去吃的鄧暄直皺眉頭。這餅實在是無甚滋味,鄧暄哪裡吃過這個。平常膳食無不是宮人精挑細選。鄧暄還酷愛吃甜,可是糖對尋常人家是很貴的東西,鄧暄眼下哪裡吃得起。只就著大餅回憶回憶母妃做的果脯蜜餞。

鄧暄邊吃大餅邊沿著街道行走,這時突然看到前方人群擁擠,人聲鼎沸。便好奇的湊上前看。原來是虎威軍在招兵。

這虎威軍是虎威將軍劉精忠一手帶起的,劉精忠草根出身,憑自己摸爬滾打到了將軍地位,全是跟西夏國一仗一仗拼出來的地位。這西夏國是魏國西邊的鄰國。這片大地上,北燕西夏魏國三國鼎立。魏國最為強盛,版圖也最大。但北燕西夏也對魏國虎視眈眈。北燕五十年前曾經想揮師中原,直接被魏軍連拿三座城池,這才派使者求饒,答應每年繳納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