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聖泉寺主持玄苦早已被陸雨的博學與禪悟折服。
聽聞品茶論道。
當即欣然點頭。
聖泉寺因寺外聖泉而得名。
取聖泉之水十分方便。
不多時。
水已二沸。
陸雨提壺溫杯,將初步曬青的綠茶沖泡。
與玄苦分杯而飲。
……
談論之中。
陸雨亦是知道了此茶與雷峰寺的淵源。
據說在一百多年之前。
有一位名叫“償”的僧人來到信陽城外。
並在車雲山主峰千佛塔之南移栽茶樹。
一時頗有盛名。
只不過後來因為戰亂。
茶田被毀,這位僧人亦是不知所蹤。
卻沒人知道。
這位叫“償”的僧人竟來到了震雷山中。
將僅有的茶苗栽種在雷峰寺內!
那部“吃茶去”的殘經典故。
亦是這位僧人所留。
而雷峰寺原本名曰“真武廟”。
乃是一座真武道觀。
後經滄桑,道士消失。
僧人入駐才改作雷峰寺。
不過雖然道士不在。
但寺中卻仍存有道家武術典籍。
戰亂年代。
寺中僧人為求自保紛紛習武。
於是便有了如今的雷峰寺武僧。
而在那位“償”僧人圓寂之後。
雷峰寺便以守護那株茶為己任。
代代相傳至今。
之前曾有無數茶人專程來此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