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雨聞言亦是輕輕點了點頭。
正如卞良吉所說,有些東西即便是有歷史的記載,但也很難成為強有力的證據。
比如說華夏歷史上關於“夏朝”以及之前三皇五帝的記載,雖然歷史上有史書文字的記錄,可卻因為沒有歷史上確實存在的考古依據,所以直到現在都一直不被世界歷史學界所承認。
又如同華夏東漢時期所發明的“地動儀”。
即便是在當時的文獻資料上有詳細的描述,可直到今日也根本沒有人能夠將這種神乎其神的儀器複原,甚至就連現在科學的方式都無法做到如同地動儀這般的神奇。
以至於“地動儀”如今已經被歸類到與魯班製作的“能夠飛的木鳥”一樣,成為古代華夏人所“想象”出來的一種作品。不被世界歷史及科學界所認可。
茶文化也是如此,文獻資料與真正的歷史論證並不相同。
如果僅僅是史書和資料的上記載,那麼相對的歷史認可度便不會太高。
就好像之前陸雨用“文明路標”所找到的,雖然能夠從某種意義上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華夏便已經有了關於茶的記載,但這種記載一則存在“茶是否是飲品”或者“茶是否是想象中的神話産物”之類的爭議。
二來,上也並沒有記述茶的具體地點以及滋味等特點,所以很難被茶界所認可。
即便是所有華夏茶人都傾向於茶起源於華夏的這個觀點,可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下,也只能是一廂情願而已。對於這種有嚴苛要求的歷史問題,是需要真正客觀的證據的。
而現在華夏茶人聯合會竟然拿出他們所收集的資料讓這些參加晉級考評的新晉茶人來論證,這不但從某些側面反映出華夏茶聯很可能已經有了一些相應的歷史證據,更是表現出華夏茶聯已經放棄了“隱忍”準備大力振興茶文化的一種態度!
對於所有華夏茶人來說,這的確是一件值得高興甚至歡呼之事!
說道這裡,卞良吉繼續說道:“雖然在郵件上並沒有說明,但我幾乎得到了確切的訊息,這次晉級考評不但內容特殊,而且獎勵的力度亦是空前,據說如果貢獻突出的話,很可能會直接晉升為國家二級茶人!”
“國家二級?”陸雨亦是有些驚訝。
要知道,一直以來晉級考評的上限都是直接晉升為國家三級茶人!
無論中外盡皆如此,這是國際上的慣例。而且即便如此,能夠直接晉升為三級茶人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平均下來大概兩、三屆考評才能出現一個這樣的茶人。
可這一次竟然能夠直接晉級到國家二級茶人!那可是已經能夠被稱為“大師”的茶人資格啊!
這次的晉升力度之大,榮耀之高絕對是空前的!
卞良吉在電話另一端嘆道:“不過那麼高的層次咱們現在也只能想想而已,這麼高的晉級力度,想也不會太過簡單……我琢磨過了,咱們這些人之中能夠有機會直接晉升到二級茶人的,恐怕也只有易蘭了。希望嶗山的青易道長能夠出手幫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