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冶石瓢是紫砂壺中十分經典的一種壺形。
乃清代瞿應紹先生所創,瞿先生字子冶,號月壺。
漱石生先生的中有雲:“邑紳瞿子冶廣文,應紹書畫,宗南田草衣。道、鹹間尤以畫竹知名於時。……更喜以宜興所制紫砂茶壺,繪竹於上而鐫之,奏刀別有手法,為他人所不能望其項背,故當時一壺之值,已需三、四兩。逮瞿物故之後,闕值更昂。今偶有此種“瞿壺”,骨董肆皆居為奇貨,非十金、數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
此壺的壺身便是較為明確硬朗的三角形形體,底部和腹部線條比較平滑,壺口較小,比較秀氣,亭亭玉立,把形亦是較為明確的三角形,看起來十分具有力度和張揚的感覺。
是以昨晚陸雨隨手便畫出了幾個三角形疊加的圖案,其意便是在於考較龐阿大的美學基礎。
原本世界的紫砂壺形無數,但能夠做到如同子冶石瓢一般將三角形運用的如此淋漓盡致的,卻只此一家。
而令陸雨更沒想到的是,龐阿大竟然真的給自己做出了一把子冶石瓢。
雖然是抄襲已有壺形而作,但一來龐阿大能夠看出子冶石瓢的三角形構造,二來亦是能夠將紙上的三角和盛水的茶壺聯系在一起,無論哪個方面來說都是傳承這門技藝的絕佳人選。
陸雨嘴上沒說,可心中已然已經預設了龐阿大的這個徒弟。
……
不大一會兒,龐阿大又氣喘籲籲的跑了回來,兩手捧著一把看起來如同深紫色近乎於黑色的泥壺。
“陸先生……這就是我家的那把壺!”
陸雨急忙雙手接了過來,放在燈下仔細觀看。而龐阿大則站在一旁,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好奇的看著陸雨的動作。
陸雨先是將壺拿在手中翻轉了幾次,仔細看了看外觀,緊接著又開啟壺蓋看了看內部,甚至放在鼻子旁聞了聞……最後又拿起壺蓋輕輕敲擊了兩下壺把。
片刻後,陸雨放下手中的壺,問道:“阿大,這把壺是你家裡祖傳的?”
龐阿大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是我家的,但是不是祖傳的卻不知道……那些年村上遭災,我爹孃走的早,什麼都沒告訴我。只不過那時家裡也沒有別的物件,唯一看起來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就是這把壺了。”
陸雨輕輕點頭:“所以你就把這把壺一直儲存到現在?”
龐阿大道:“也不全是因為這個,我是比較喜歡捏泥巴,看這把壺好像也是泥巴捏的,所以就留下了,當時真沒想那麼多……陸先生,這把壺?”
陸雨笑了笑,將壺重新交還到龐阿大手上,道:“沒什麼,這把壺是你爹孃留給你的,你收好,我就是看看。”
龐阿大忸怩了一下,道:“先生要是喜歡,那這把壺就送給……”
“不必。”陸雨擺了擺手,道:“這把壺對我沒有用處,但對你來說卻意義重大……別站著了,坐下說話吧。”
陸雨說的是實話,剛才他仔細看了一下這把壺,壺身上並沒有任何的印章,想必不是名家所做。而且單純就壺形來說,雖然是子冶石瓢的形狀,可卻徒有其型沒有任何神韻。
嚴格來說,甚至還沒有龐阿大捏出來的那把簡陋的泥壺有韻味。想必應該是初學制壺的學徒所做,燒製成型之後,亦是廉價或者幹脆就是贈送的贈品而已。
唯一可以稱道的是,這把壺的泥料用的的確是紫砂泥,比之原本世界那些充斥在低端市場上的化工料、灌漿壺強了無數倍。
這樣的壺對於陸雨來說的確是毫無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