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錯車》在臺彎上映並沒有徐存想象的那麼順利。
此時,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作品在臺彎很難透過稽核,但凡是關注現實的電影,只有那種勵志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才能獲得當局支援。
虞堪平第一次拿《搭錯車》送審,直接被臺彎的電檢處槍斃了,說這種題材的電影絕不能上映。
那時,《搭錯車》已經開始宣傳了,連上映日期都定好了。
後來,蔡松琳和王應祥出面託了很多關係才解決了這個麻煩。
老實說,如果《搭錯車》不是夢工廠的電影,蔡松琳和王應祥才不會費這個勁,他們之所以費盡心思幫《搭錯車》過審,目的就是為了能與徐存保持長期的合作。
徐存懂投桃報李這個道理——《搭錯車》過審之後,他親自給蔡松琳和王應祥打電話致謝,並在電話中跟他們商談了《皇家師姐》在香江和臺彎同時上映的可行性。
蔡松琳和王應祥都是聰明人,徐存此舉的用意他們又豈會不知?
自那以後,《搭錯車》開始如火如荼的宣傳。
兩週後,《搭錯車》正適上映。
《搭錯車》的宣傳費用是五百萬臺幣,摺合成港幣就是一百萬,在時下的臺彎宣傳力度可謂是空前了,加之又有林清霞這樣的大牌明星參演。因此,《搭錯車》一上映,各間戲院的上座率都達到了九成以上。
時下的臺彎有一個怪異現象——一旦現實題材的電影能夠成功上映,並且劇情很好的話,隨之而來的便是巨大的轟動,也必然會引起巨大的成功。例如:六十年代的《養鴨人家》,兩年前的《汪洋中的一條船》。
《搭錯車》上映後產生的轟動比《養鴨人家》和《汪洋中的一條船》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膩了武打、愛情電影的臺彎觀眾,突然發現《搭錯車》這部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電影,立即呼朋引伴地走進電影院。
上映不到一個月時間,《搭錯車》的票房就達到了一千五百萬臺幣,而且後勁十足。
蔡松琳和王應祥甚至樂觀的認為《搭錯車》有可能超過《殭屍先生》成為今年臺彎的票房冠軍。
有了這個認為之後,蔡松琳和王應祥開始慶幸徐存能找他們當合作夥伴。
在《搭錯車》火爆上映的同時,蘇瑞和她唱的《酒幹倘賣無》、《一樣的月光》、《是否》、《請跟我來》也火了。
在臺彎各地都能聽見這幾首歌,尤其是在各大校園內。
臺彎的國語歌曲排行榜上,《酒幹倘賣無》和《一樣的月光》一直霸佔著榜首之位,就連鄧麗君新專輯的主打歌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排在後面。
沒用多長時間,《搭錯車》就被定性為校園民歌時代與現代流行樂時代的分水嶺,是臺彎樂壇的又一次革命。
蘇瑞在短短几天之內就擁有了恐怖的粉絲群,聲望直追鄧麗君和劉文正。
夢工廠唱片臺彎分公司)藉著《搭錯車》這股東風一舉在臺彎站穩腳跟,《搭錯車》專輯還為夢工廠唱片臺彎分公司)帶來了第一筆可觀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