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剛比張一謀、陳凱哥、姜紋都有韌性及成功的慾望——張一謀、陳凱哥、姜紋,在本質上都是清高和驕傲的,是有所堅持有所不為的,而馮曉剛考慮的只是如何在這個圈子裡活下去,他一點清高的資格都沒有。
後來,馮曉剛透過鄭小龍引薦和王愬見了面,吃了頓飯。
王愬一開始就不喜歡馮曉剛,但是馮曉剛天天王老師長王老師短的,顯得自己特弱。
他們那個圈子中傳出,未成名的馮曉剛像追求夢中姑娘那麼死纏爛打千方百計的討好王愬,甚至在飯局上被攆來攆去敬陪末座吃殘羹冷炙都在所不辭。
而王愬這個人雖然痞,但是卻有個原則——他從不欺負弱者,因此也拉不下臉來趕馮曉剛走。
漸漸地,馮曉剛也就混進了王愬的圈子。
馮曉剛特會做人,見著這個圈子裡的誰都老師長老師短的——因為他知道,這個圈裡,都是有點頭臉的,跟這幫人套近乎,總不會錯。
馮曉剛如此捨得服軟自然是得到了相應的好處。
在策劃《編輯部的故事》的時候,馮曉剛靠著王朔進了編輯組——該劇一共二十五集,馮曉剛大概寫了七、八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王愬寫的,其他人寫的則都被斃了,是王朔幫著改稿,署上哥幾個的名字,而馮曉剛自己寫的呢,也都是在模仿王愬的語言風格。
到了拍攝《北京人在紐約》時,本來也沒有馮曉剛的份兒,但是鄭小龍頂不住王愬的說情,讓馮曉剛參與了導演。
包括馮曉剛後期一直合作的劉震雲,也是王愬為馮曉剛引薦的。
葉晶也是馮小剛透過王愬認識的,上一世拍《甲方乙方》時,馮曉剛透過葉晶無償的調到了一個營的坦克。
上一世那段時間馮曉剛是真“愛”王愬——他都能把王愬的一個字兒都不差地背下來!
而且,除了精神上的指路明燈外,馮曉剛也的確從王愬身邊得到了很多實際的好處。
以至於,馮曉剛常常不由自主地就吹捧起王愬來——用馮曉剛自己的話來說,經常把王愬誇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但是——
很快,馮曉剛就發現風聲不對了——他和王愬共同成立的公司,連拍了三部影視劇,都被斃了。
據說是因王愬遭到了全國性的行政打壓。
後來,王愬只好出走美國去避風頭,順便散散心。
走之前,王愬給馮小剛留下一句話:咱們分開吧,他們是衝著我來的。你有機會活,不要一起死。
馮曉剛聽到王愬這句話之後,二話不說就去執行、去自己活了——《甲方乙方》上映時,原著王愬的名字被去掉了,這部電影是根據王愬的《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的。
《甲方乙方》順利上映,票房相當爆炸。
隨後,馮曉剛託自己的製片主任給王朔送去了五萬塊錢。
不過——
王愬當場就把五萬塊錢給扔了出來。
從那以後,兩人徹底鬧掰。
但是——
沒過幾年,馮曉剛發現自己又得去找王愬——馮曉剛籌拍的《一聲嘆息》是根據王朔的《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改編的,如果沒有王愬的認可,就沒法進行。
王愬根本不接馮曉剛的電話,馮曉剛託遍了所有和王朔關係不錯的人,都不管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後來是葉晶出的面,王愬才同意和馮曉剛見面。
葉晶拍初女電影《記得少年那首歌1969》,馮曉剛擔任的總監製,算是還了葉晶的這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