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章

趙鶯鶯家買下了王婆子家旁邊那戶小三進的屋子, 房子花了九十兩,再加上上稅、傢俱, 乃至於後面的修修補補, 一樣一樣算起來,也花了一百兩出頭。從去年到今年雖然賺的多,家裡卻沒有這許多錢, 最終還是從趙鶯鶯的銀子裡取出了一些。

趙鶯鶯知道這件事,不過她心裡一點不在意, 一家人過上好日子她才更高興!

只不過因為房子需要修補粉刷的關系,自家並不能即刻搬進那邊的屋子, 這讓一心住新屋的趙鶯鶯有些等不及了——說句實誠話, 和姐妹住一個屋子有這件事的好處, 晚上的時候說悄悄話也是趣味。可是趙鶯鶯有時候也會覺得家裡實在太擠了, 自己一點個人的地方都沒有, 真是十分不方便。

上輩子的時候她是長後宮裡的大宮女, 從十來個小宮女住的屋子裡都搬出來好幾年了,有自己一個人住的屋子, 早就已經習慣一個人住一間房。之前是家裡窄沒辦法,現在自己家搬大房子了, 自己也能單獨住一個屋,她當然高興!

等待的日子總是難過,為了讓時間過的快一點兒,趙鶯鶯越發用功地打結子做活兒,人一忙起來啊, 時候就自然過去了。

趙鶯鶯和趙蓉蓉傍晚的時候還點著燈做活,王氏則是和趙吉算賬:“昨日泥瓦匠師傅和油漆匠師傅的的工錢結了,連料帶工的一共花了三兩二錢銀子。”

趙吉想也沒想就道:“應該的,我去看過幾個師傅做的活了,真是沒話說。如今這樣做活用料的也越來越少了,三兩二錢銀子算是花著了!”

王氏‘嗯’了一聲,才道:“算上這個,家裡這些日子前前後後也花了有一百兩出頭了。我心裡算計著,到時候搬家家裡辦一場酒,請人過來吃,怎麼的也能賺上十來兩銀子——我不是算計這個花銷,是家裡從來沒辦過酒,之前放出去的人情也該收回來了。”

時下興過紅白喜事的時候請親朋好友來吃酒,不過這種吃酒就和之前趙茂過滿月的時候不同了。那時候趙鶯鶯家可沒有收錢,白白讓人吃了一頓。而現在王氏說的吃酒,是要收錢收禮的那種。

這種吃酒辦宴又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打網義’,而送的錢送的禮,叫做‘做人情’。

趙吉分家單過許多年了,做人情不少,一向只有出的沒有進的,這當然不好。所以王氏提的主意算是一舉兩得了,一方面緩解家裡緊巴巴的日用。有這十來兩銀子,自家可以花用小半年,而小半年之後,靠著染坊和王氏織綢,家裡錢又會多起來。

另一方面,做出去的人情當然要拿回來,這和厚道不厚道都沒有關系,這是理所當然的——當然,這也要是正經的‘打網義’才可以。有些人家住的地方從東廂房挪到自家西廂房也敢打網義,另外明明沒過整十的大壽偏偏對外這麼說...這些就更別提了。

趙吉一想也是,家裡這些年除了生幾個孩子外,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大喜事了。一慣不愛張揚的他幹脆就沒有打過網義,可是現在可是喬遷之喜,算是很大的事兒了,這一次辦喜事是正當!

“行,到時候我再去和崔仁說一聲,讓他來幫忙做席面——席面開在新家那邊,那邊院子寬敞,都不用擺到巷子裡去。”

這種事自然是一說就行,崔仁那時候也沒有別的人家請,於是說定了趙家搬家後第三天就辦喬遷宴。中間留出一天是讓趙家人能好好整理一下屋子,畢竟是剛搬進去麼。

於是這幾天趙鶯鶯家就有了一件事要做,幾個孩子,除了最近不好出門的趙蓉蓉,其他幾個都各自分派人家去告知自家要辦喬遷宴的事。這件事算是大事,該知道的都知道了,到時候本來就會來賀喜。但是按照禮節,別人家知道了是別人家的事情,自家辦宴席你不去請,人家就算知道了也不會上門。

嚴重一點的還會因此結仇——你不去請,人家就以為你是看不起人家!遇上一個愛面子的,惱羞成怒了可不是得如此。

就在這種忙中有序裡,趙家終於到了搬家的時候。周圍的鄰舍都來道恭喜道離別,趙福窩在西廂房不出來,這樣很失禮,不過所有人都已經習慣了,也不覺得奇怪。趙貴和宋氏則在幫忙,趙貴帶著兩個兒子幫著幹搬家的活兒,宋氏則是幫王氏待客。

大車把趙家的家夥一趟有一趟地運到新家那邊,那邊也有人接應著把恭喜歸置。趙鶯鶯看著大車走了一趟又一趟,還以為家裡搬不空了——人都說破家值萬貫,果然不假!

趙鶯鶯在家生活了這麼久,家裡是個什麼情況當然知道。正經住人的也不過就是這原本兩間,被隔成了三間的東廂房,地方只有這麼大,東西再多又能多到哪裡去?可是就是這樣,一趟一趟地搬,家裡卻總不見空似的!你說奇怪不奇怪。

不過這到底是要搬空的,等到最後幾趟零碎的時候,趙吉喊了一聲:“鶯姐兒,走了,去到那邊去了。”

趙蓉蓉早就去新房那邊幫忙接應打掃了,趙蒙是個男孩子,則是幫忙做事。趙芹芹閑不住到處亂竄。只有趙鶯鶯,一直在趙家小院這邊幫忙。

“噯!”趙鶯鶯清脆地應了一聲,然後看了一眼趙家小院,轉身離開了——這個地方對她意義非凡,上輩子她心心念唸的‘家’就在這裡。這輩子最初感受家庭的溫暖也在這裡,而現在她要走了。

不過她並不覺得後悔,因為她已經不用依靠著一所小小的房子來維持自己對於‘家’的感情。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她的家,她現在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而已。

到了新家,這也是趙鶯鶯第一次進到新家裡面。之前她聽說是十八間半的屋子,可是隔著外面看有圍牆,她又不會翻圍牆,所以看不到什麼。這一次開啟了大門隨便看——她現在也是這家的主人了呢!

房子本來材料就不差,用的柱子、梁木等都是好木材,一應的屋子也都是磚牆瓦頂。趙家住進來之前還好好修葺了一番,所以看上去雖然比不上新的,但也差不很遠了。

這房子是小三進的格局,所以有三排房子,也就是最前面一排倒座,中間一排正房,以及後面一排罩房。

正房是三間,而且前院兩邊有東西廂房,一邊是兩間。然後是四間倒座四間罩房,加上正房左右兩邊連著搭了耳房,西廂房也有一間耳房,最後後院靠近圍牆根搭著茅房算半間,這就是正正十八間半的房子。

前後兩個院子幹淨闊朗,因為拆除了原本的花木假山之類的東西,景色呀、雅緻呀都沒有了,只剩下了一個被壓平了的光禿禿的院子——非說還有什麼的話,那就是原主人青石板磚的小路沒有拆走。

趙鶯鶯看了就和王氏商量:“娘,這邊院子裡什麼都沒有,咱們可以從老宅那邊分一株梔子花樹來栽!”

梔子花樹在揚州很常見,花型漂亮香氣好聞,養起來也容易。趙吉的那株梔子花樹已經生長了幾十年了,整個樹冠分的很大,夏天開花的時候整個院子香的不得了。要從那株花樹分出一枝來栽種,這是很容易的。

王氏也贊成,凡是女人哪有不愛花的呢。她左右又看了看:“不只是梔子花樹,老宅那邊栽柚子樹每年就有不花錢的柚子吃了,而且也不怎麼費力,這邊當然也可以。不過栽種什麼樹好,待會兒問一聲你爹!”

最終一家人商量,決定前後院子除了梔子花樹之外還栽種四棵果樹。一棵和老宅那邊一樣的柚子樹,一棵櫻桃的——櫻桃有‘百果第一枝’的美譽,長的好看又好吃還是所有水果粒最早的。趙鶯鶯家一家人都很喜歡吃,每年都會買。當然了,最重要的是,揚州的氣候可以栽種櫻桃。

最後是一株梨樹和一株柑子樹,都是選的好侍弄趙家又喜歡吃的。

決定了栽種什麼樹趙鶯鶯才繼續去看自家的新房子,按照規劃,前院是用來住人的,後院和罩房則是給趙吉拿來做染坊。這樣請來的師傅和小工,平常上門的客人都可以從後門出入,也不影響前院的生活。

後院並沒有什麼好說的,原本罩房是給下人住和做倉庫的。趙家沒有下人,所以四間罩房有兩間給染坊放東西,做趙吉的配料房。另外兩間則成了趙家的雜物間,有什麼暫時用不上的東西就暫且堆放在這裡。

前院三間正房,中間的堂屋自然不能用來住人,兩邊的的大房間,左邊一間給方婆子這個家裡輩分最高的長輩住。右邊一間就理所當然地歸趙吉王氏這對當家夫婦。

家裡的孩子都去住廂房——這次趙鶯鶯總算滿足了自己的願望,單獨住一間屋子!

趙芹芹因為調皮所以和趙蓉蓉挨著住東廂房,有趙蓉蓉這個大姐,既是看著她也是照顧她。趙鶯鶯則是和趙蒙做了鄰居,住在西廂房。

每一間房子的佈局都是大同小異,就是傢俱少了一點。不過想到本來舊房主留下的傢俱就不多,也就可以理解了。趙鶯鶯的房間裡極其簡單,有一張床,一個大櫃子,一個大樟木箱,再加一把鼓凳,就沒有別的了,就連一張小桌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