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章

趙嘉答應出嫁了, 這件事從趙嘉點頭的那一刻起, 家裡上上下下就立刻知道了。方婆子又是流眼淚又是歡喜,王氏肯定是很高興的, 只不過她嘴上不說而已。而第二批知道這件事的就是王婆子,因為趙家是託付她做媒的。

王氏這邊第二天立刻就登門拜訪,來的時候王婆子正逗著新養的一隻畫眉鳥。見王氏來了, 便笑著道:“我看人家有錢人家的太太奶奶都愛養一些活物, 只不過我怕貓, 又嫌狗黏的慌,還是這些小鳥兒好,至少幹淨。只不過玩兒了這麼幾日, 還是覺得不太懂。”

王婆子說自己不懂,王氏就更不懂了。只陪笑道:“鶯姐兒也養了活物, 也不是貓狗,而是幾尾紅鯉魚。我反正是不懂這些的,這些閑情逸緻要說起來,不是鶯姐兒這種小姑娘,就是您這種有福氣的老太太在玩兒。”

這是好話,王婆子自然愛聽,擦擦手之後笑道:“你別恭維我,我算什麼有福氣——說到鶯姐兒,她養的紅鯉魚我也見過,雖然不是什麼名種,但是鶯姐兒會挑, 現在看起來也好看。關鍵是鶯姐兒養的好,那魚看著活泛。至於說我養的這鳥兒,要不是有小丫頭看著,我哪裡養的活。”

兩人寒暄了一會兒,王氏總算說明瞭來意。依舊是趙嘉的婚事,和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趙嘉自己已經同意了,所以有什麼好的人選,王婆子自可以全部送來。王婆子知道了現實恭喜王氏,然後就滿口答應下來。

一邊說話,一邊站起身道:“擇日不如撞日,我今日也沒有旁的事情,幹脆這就去你家和你小姑說一聲,算是安一安她的心,定一定她的神,把這件事更進一步。”

這樣的事情王氏當然更喜歡,於是和王婆子一起回了自家。到家的時候方婆子和趙嘉正在堂屋裡說話,因為母女兩個是湊到了一起說的,所以也不知道他們說的什麼。見王氏和王婆子來了,兩個人也就分開了。

方婆子笑著起身:“他王嬸來了,快來坐。”

王婆子特意坐在了趙嘉旁邊的位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知道王婆子會是自己媒人的關系,趙嘉如今面對王婆子十分別扭。既不是最開始的時候的討好,又不是之前那種左右為難,而是一種小姑娘一樣的害羞。

可別以為她這個年紀的婦人就不會臉紅,就不會害羞了。人還說老房子著火才燒的熱烈呢,這種事如何說得好。反正自從邁過自己心裡那道坎,打算重新嫁人之後,趙嘉就是這個樣子了。

這時候她明明知道王婆子是來給她說婆家的,她自己自然也想知道有些什麼人家。但是她這個生過兩個孩子的婦人卻不好說話,只能低頭擰自己的手帕。好在方婆子這個當孃的瞭解女兒,立刻從旁道:“他王嬸,你這回來家恐怕有些好信兒了吧?”

王婆子笑道:“這是自然的——我們兩家是什麼關系,我手上但凡有什麼好人家,一定是給嘉姐兒留的。這一回啊就是來給嘉姐兒說的,嘉姐兒,你別害羞,這事兒可關系你的後半輩子。”

趙嘉依舊沒有說話,但低著的頭很快點了兩下。見她這個樣子,王婆子就開始說這件事,先是把以前給趙家說過的人拿出來說,有自家那個遠房親戚的。也有後來說過的家住南門的楊老四,還有那個念書的秀才。

這些人各有各的好,但也各有各的不好。趙嘉聽住了,這些人可比她想的要好多了!只不過人的貪心就是這樣,一山望著一山高,她期待地看著王婆子,就想她說個十全十美的出來。

只不過她只能失望了,王婆子的確接著說了兩個人。頭一個是甘泉街上賣饅頭的孫跛腳,他年紀不大,今年才三十九,雖沒什麼錢,但養活一家人應該不成問題,最重要的是家裡只有一個女兒!趙嘉要是嫁過去,生下一個兒子,那個家只怕就是她來當了。

只不過孫跛腳的家境對比楊老四就差了一些,再加上他是跛子——雖然不影響生活,但也是個殘疾啊。

王婆子見趙嘉有些皺眉,便沒有接著往下說了,而是轉而道:“還有一個,家住在小秦淮河那邊,平常的營生是在河上賣一些點心之類。要說家裡還算不錯,這人也老實。只不過一點,人家家裡有幼年兒女,怕進門的婦女偏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不讓婦女帶孩子進門。”

這話一說,先不說趙嘉什麼表情了,倒是王氏先板著臉了。說她刻薄也好,反正不是沒有辦法的話,她絕對不想養兩個外甥女——憑什麼啊,她又得不到一句好話。心中又有些抱怨王婆子這件事沒做好,這種選擇根本就不應該給趙嘉!

趙嘉平常的表現還是很愛兩個女兒的,但是這種事情怎麼說得準?就像當年的方婆子,她難道不愛她在張家的那兩兒一女?當然是愛的,她是個母親吶!只不過她更愛自己罷了,所以她最後能為了嫁到趙家,不管兩個兒女。

不過趙嘉現在的情況還是有一點比當年的方婆子強的,當年的方婆子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她能嫁的人家只有趙家而已,而嫁入趙家就必須得不要孩子。但是趙嘉不是這樣的,除了這個人家,她還有好幾個選擇。

如果當年方婆子有得選,或許她也會帶著孩子進其他的人家吧——雖然這種假設從來做不得準。

果然趙嘉稍微想了一下就道:“最後這一個就算了,孩子都是孃的心頭肉,我如何能割捨的下。不過這件事還要好好考慮,正像是王嬸您說的那樣,這事兒實在是太重要了。”

趙嘉說完,方婆子就道:“孩子她王嬸,這件事還是得拜託您。雖然這些人家都是極好的了,但是您這邊再給尋摸尋摸。嘉姐兒這孩子命苦,這一次再嫁,我實在是想挑個更好的。”

王婆子其實不是太喜歡方婆子和趙嘉這種‘貪得無厭’,畢竟人要有自知之明的說。連黃花大閨女太挑了也會傳出不好的名聲,讓登門的人望而卻步,何況趙嘉的條件是擺在這裡的。

但是她又能理解方婆子和趙嘉,人總是這樣,希望著更好的,這有什麼錯?話說她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只不過她自己的想法她更會掩飾,二不會讓人生厭而已。所以她滿口答應,只是笑著勸道:“這些事包在我身上,只不過我也要提醒老姐姐和嘉姐兒一件事,無論是哪一個人選,須得快些定下來,人家也是等著討老婆的,這個不成自然有另一個,難道還一直等著我這邊給做媒?”

這自然就是一個小小的警醒了,數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現在看著以後還有更好的,可是這種事誰說得好?還不如趕緊從已有的人選裡挑一個不錯的呢!

這個話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反正方婆子和趙嘉立刻心中有數了。特別是方婆子,她到底經老了事的,這些事情再清楚不過,明白過來自己女兒不能太挑剔了。

也是從這一天起,趙嘉要再嫁的訊息就放出去了。因為這可以傳出名聲,凡是有意的也可以上門提親,算是增多了可選擇的餘地。因為趙嘉年紀不算太大,生的也算不錯,雖然帶著兩個孩子,但是都是十歲以上的女孩子,過幾年也就都出門了,一時之間有意的人還不少。

對於這件事反應最大的卻不是趙家的人,而是趙嘉的女兒曾月娥和曾雪梅。說來這也正常,家裡有老爹要再娶續弦的,孩子免不了要擔心後媽如何如何。而家裡老孃要再嫁的,孩子也免不了六神無主。

婦女家再嫁帶過去的孩子被稱之為拖油瓶,據說典故是鄉下地方鄰裡託付去城裡的相親給自家捎帶一瓶油。而這些油是附帶的,裝油的竹筒也是別人家的,所以也就不太珍惜了,往往是掛在行囊兩邊,拖著地面走的,這就是拖油瓶。後來專指婦女出嫁帶著的孩子,這是何等的蔑稱與侮辱?

不是所有婦女都能在再嫁之後在新家裡獲得地位的,也有一些婦女要拼命照顧新的丈夫和丈夫的子女,反而冷落了自己的子女。這世道又是一個講究家族的宗法世道,嫁到男人家裡之後要是周圍都是一個姓的親戚,說不定自己的孩子還要被欺負被鄙視。剛不要說住在同一個屋子裡,被母親新的丈夫的孩子當作可以欺侮的物件了。

曾月娥是自己想到這件事的,而曾雪梅能想到,是因為在巷子裡玩兒的時候聽別人說的——住進趙家也有一些日子,再加上她的年紀小,還可以在外面玩兒個一兩年,所以已經能和太平巷子的一些女孩子玩了。

不過這種短時間的情誼很脆弱,或者說根本沒有什麼情誼。在別的女孩子知道她娘親要帶著她和她姐要再嫁之後,就笑著道:“雪梅,這回你可慘了,要跟著你娘嫁人了!聽說這樣的都叫做拖油瓶,要被新家裡的人當作小丫頭使喚,做不好事情不給飯吃,嘻嘻嘻。”

這顯然是一個十歲不到,什麼都不知道的小丫頭說的話。也有年紀大一些的道:“那倒也不至於,好歹有你們娘,明面上還是不至於做的太難看的。不過,雪梅你和你姐可小心一些吧,暗處折磨人的法子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