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章

崔家雖然在鄰裡之間算是富戶,可到底只是一個市井普通人家而已,這種份子錢當然不可能見到多是使銀子的。銅錢來了一串又一串,一百文是一串,一千二百錢是一吊,而一吊錢才能算一兩。這裡少說也能有二十吊錢,那也就是二十四萬個銅錢了,當然很多!

其中有銀子,也有用紅繩串的比較齊整的,這些很好數。只有那些散開的銅錢讓崔本和趙鶯鶯犯難,一排排地整理出來就花了好大的功夫。不過得出來的數目倒是比想象的要多些,足足二十七兩呢。

“人家都說成親錢沒錢不打緊,一場喜酒後總會有錢的。那時候我不信,現在倒是相信了。”趙鶯鶯洗手之後正在擦護手油,還想給崔本也抹一些。

崔本躲開護手油:“那玩意兒膩膩的,我不用——有錢倒是好事,不然手頭還要緊幾個月。”

崔本開著酒坊,必然會有活錢收入。可是他這酒坊收入大頭從來不在零售,而在於供應酒樓和一些大戶。這些地方的賬都是逢節開銷,現在還是三月份,離結賬還遠著。更別提有些習慣年前開銷,那就更遠了。

兩人把錢收好,崔本連鑰匙都交給了趙鶯鶯。趙鶯鶯倒也收的爽快,畢竟她在家的時候就是王氏管錢,她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只是一應事情處理完畢,趙鶯鶯想到了明天就要三朝回門,問道:“回門禮應該是早準備好的吧?”

要是這個家裡有公公婆婆,甚至有未分家的嫂子,趙鶯鶯都不會問這個話。因為回門禮這種東西都應該是這些人準備的,趙鶯鶯要是問,反而是對這些長輩的不尊敬——至於真的有人家沒準備,傳出去可是要丟大臉的!

但是這家裡就是沒有準備這些的人啊!唯一有指望的是崔本本人,可是他一個男子漢,平日事情又多,前些日子為了迎親的事情已經焦頭爛額了。這時候一件回門禮的瑣事,到底記不記得,趙鶯鶯實在沒底。為了明日不會出現臨時抱佛腳的事,她只能現在先問了。

事實證明她這一問是對的,崔本哪裡還記得這件事!崔父是個男人,之前也沒有為這種事情操心過,這次輪到崔本這個兒子,他當然也不會特別記起來。唯一應該記得的是崔家大嫂——二房、三房成親的時候崔母還在,自然有崔母料理。可是等到四房成親的時候,那就是她這個當大嫂的打點了。

只是這一次輪到崔本,不知道崔家大嫂是忘記了還是別的什麼,這件事似乎連提都沒提。以至於現在趙鶯鶯問崔本,崔本自己也是說不出話來。

但是當趙鶯鶯提起回門禮的時候,崔本就自然知道自己忘記了回門禮——他是不記得要準備回門禮。可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他當然是見過別人家送回門禮,知道有回門禮這回事兒的。

見崔本著急起來,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趙鶯鶯當然不會覺得委屈,也不會因此責怪崔本。所以只是趕緊讓崔本去辦回門禮——回門禮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要是不按規矩來,隨便幾樣禮物也可以,和平常上門沒有區別。

可要是按規矩來,那就有說法了,中間有很多有講究的吉利東西。有時候還不是錢不錢的事情,有些東西根本是時令的,不在季節很難弄到的!

這些禮物裡面有很多都不用買了,剛剛新婚的兩人還是有一些親朋送來的禮物的。譬如火腿、糕餅、幹果、布匹、酒水等等,家裡就有當然不用再買。可是有一些還是要出門去買回來。

雖然手忙腳亂了這一回,但是第二天三朝回門的時候兩人的回門禮是再齊全不過的——趙鶯鶯回太平巷子趙家的時候坐的是一輛大騾車,可是她差點和崔本一起坐到趕車的位置,就因為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樣樣東西都齊全也就算了,關鍵是崔本捨得下本錢,每一樣的數目都比照著別人翻倍來。這樣一來,東西可不就多了起來。

到趙鶯鶯帶著崔本三朝回門這一日,最上心的並不是她自己或者崔本,而是在家裡等著的王氏。從早上起她就不斷地支使著李媽媽、兒媳婦林氏和女兒趙芹芹,一會兒覺得這裡不好,一會兒猶覺得那裡要改,走來走去根本停不下來。

趙吉倒是坐的住,皺皺眉頭叫住老婆:“你做什麼這樣坐不住,又有什麼可擔憂的。女婿是再三看過的,你難道不知道他是甚樣人?鶯姐兒過去就是享福過好日子的。你在這裡這樣不安定,還當是閨女進火坑了呢!”

“呸呸呸!”王氏趕緊止住話頭,大聲道:“你是怎麼想的,說這種話,不知道要撿好的說?”

王氏心裡的擔憂趙吉怎麼會懂,就是因為知道趙吉不會懂,王氏根本不打算說——女人和男人想的事情根本不同!趙吉只想到了趙鶯鶯日子應該會很富裕,崔本這個後生也中意她。如此這般,哪能會沒有好日子過。

可是換成是當母親的,想的就要複雜的多了。過日子難道只用在意這些?那實在是太簡單了,實際上女人家的日子可比這個複雜。

顯然趙吉也知道自己現在對王氏這樣說沒什麼用,所以在王氏反駁他之後他就自動閉嘴了。反正現在的他是’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既然如此就隨便王氏了。

林氏和趙芹芹坐在下手位置,林氏摸了摸自己肚皮,感到肚子裡孩子有沉甸甸的分量這才安心起來。同時心中也羨慕自己這位小姑,在家的時候是家庭富足、爹孃嬌寵、兄姐愛護、弟妹敬愛。出門了,夫家也同樣殷實富裕,丈夫還是左近出名的能幹後生。更重要的是,中意於她——就這樣,孃家母親還百般擔憂呢。

王氏在家裡人的注目下也安定不下來,直到拍門聲響起,這就知道了,人來了。這時候的王氏不知道是真的還是裝的,反而淡定了下來。等到李媽媽開門,她一起站在門口迎接女兒和姑爺。

趙鶯鶯一下巴住了王氏的手臂,王氏摸了摸女兒的臉,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總覺得女兒的下巴在這三日裡面都尖了一些。本就擔憂的,這下更心疼了。只不過姑爺在眼前,總不能不管不顧地丟下。

王氏抬了抬嘴角,算是給了崔本一個好臉色。可是看到趙鶯鶯似乎真的尖瘦了的下巴,以及眼睛下面確確實實的青黛色,王氏的好臉色真是擠出來的——才三日就把家裡白白嫩嫩的姐兒養成這樣了?

方婆子這個做奶奶的卻不這樣想,她不如王氏關心則亂,當然想得通趙鶯鶯為什麼這樣,這會兒心裡還為他們小夫妻兩個感情甚篤高興呢!

熱切地看著趙蒙幫助崔本把一件件禮物搬下來,一估計就知道了,就是按照他們這樣人家的例子,那也是翻倍來了。重要的不是這些東西,重要的是這些東西代表的含義——東西若是崔本家裡準備的,那就是崔家看重趙鶯鶯。若是崔本自己準備的呢,那就是崔本自己看重趙鶯鶯。無論是哪一個結論,那都是上上簽!

方婆子笑的合不攏嘴,拉住崔本道:“姑爺來就來,東西送的太厚了!你們新婚小夫妻過日子也不容易,該儉省些的!”

崔本慣會察言觀色,哪裡看不出來方婆子是在說反話,實際上她肯定對於他準備厚禮很滿意!有了這個認知,崔本毫不猶豫道:“祖母為我們著想,我們卻不能真的這樣做。該省的地方要省,可這不是該節省的地方啊!哪有女婿給回門禮的時候儉省,那不是打鶯姐兒的臉!”

趙鶯鶯聽到這樣直接的好話倒是笑了笑,其餘的並不說——這種場合其實也不必要她說什麼,重要的是崔本討好她孃家而已。

崔本平常做生意就要求會說話,這時候用在方婆子和王氏身上同樣管用。原本還只有方婆子熱切,王氏這個做孃的頗有些冷淡的意思,可是到了最後也臉上帶出明顯的笑意。

這樣一來,幾個人在門口就耽擱了好一會兒了,知道坐在堂屋的趙吉有些不耐煩了。清了清嗓子:“咳咳,鶯姐兒,你替爹尋一尋那枇杷膏放在哪裡了。兌碗水來吃,這幾日嗓子有些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