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因為昨夜忽然被驚醒的事情,縣太爺起來之後就一直待在書房裡等訊息。
靠近縣太爺的書房後,周公明示意柳夜稍作等候就敲門進了書房。
因為書房的門窗都沒關,所以站在門口的柳夜隱約可以聽到書房內的說話聲,大體就是一些昨晚發生的事情,主要是周公明在向縣令彙報事情的經過和結果。時不時的也有縣令對某些事情的詢問。
大約七八分鐘之後,書房裡的聲音停了下來,周公明也從書房出來,招呼柳夜進去。
跟著周公明走進這位安寧縣縣令的書房,柳夜抬頭就看到了書房內,安坐於書桌後一位看上去年紀不小長相和善的人。
這位縣令渾身瀰漫著溫和的氣息,身上也沒穿官府,而是一身普通的常服,乍一看上去絲毫沒有縣令的威嚴和氣質。
書桌後的這位縣令姓張,名宏,字博遠。
別看他身上沒有絲毫縣令的樣子,但這位張縣令在安寧縣卻已經做了十二年的縣令,時間長久的讓他幾乎認識了縣裡的所有人。
乾朝地方官員考評三年一次,每次考評分別有優等,良好,平庸,差等四個等級。
優等幾乎百分百會升遷,良等會根據朝廷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升遷或平調。
平庸不升不降,兩次平庸記差等一次,差等記過警告一次,兩次差等降級。
這位張縣令最開始來安寧縣的時候可是滿心的壯志凌雲,也做了不少有利於縣城發展和利國利民的事情。
第一次考評就得了一個良好,卻沒能趕上機會,上頭沒位置給他,只能繼續留在安寧縣。
第二次考評同樣得了一個良好,卻再次遇到了沒有上升空間的問題,他自己又不願意去京城做個毫無升遷希望的閒官,於是又留了三年。
連續兩次良好都沒能得到升遷的機會,張縣令也像是死了心一樣,不再像過去那麼有動力了。
第三次考評,就得了一個平庸,第四次考評又是一個平庸。
於是,張縣令在安寧縣一留就是十二年,做了十二年的安寧縣縣令,他閉著眼睛都能在安寧縣裡走一圈了。
而這十二年的時間,也逐漸抹平了他的菱角,從原本志氣滿滿的年輕縣令變成了如今這位得過且過的圓滑中年縣令。
在來縣城的路上,周公明就和柳夜說了很多安寧縣的事情,其中也著重說了一下關於這位縣太爺的事情。
別看張縣令看上去圓滑溫和,但他還是有幾分能力的。
這十二年來,安寧縣風平浪靜,所有人安居樂業也多少有這位張縣令的手筆在裡面。
只可惜,這位張縣令過去好像在京城得罪過什麼人,這才會連續兩次都不給晉升的機會,最後被磨掉了志氣,不再肖想著回京了。
“這位就是柳壯士吧,果然一表人才。”
見到跟著周公明進來的柳夜,張縣令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笑著稱讚道。
喜歡人在東京0點超神請大家收藏:()人在東京0點超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