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章 跟想的不對啊!

“這不太可能吧。”

“目前來看肯定是有一種新型的技術保障了石油的供應,而且產量還不低,成本卻不高,以後的工業品將會更加廉價,比那些降價後的國外工業品還要便宜,太好了!看他們還拿什麼跟我們競爭。”

“我有些擔憂,這樣不是憑空多了更多的碳排放嗎?這跟我們的碳中和策略好像不符。”

“這就不用你操心了,上面肯定比我們看得更清楚,他們一定是有什麼辦法解決。”

與國內網友的狂歡不同,國外的輿論基本上是一片罵聲。

沒有人關注為什麼那麼多沿海城市統一建設了煉油工業,他們的焦點全部都放在了多出來的碳排放上。

很多媒體和大人物公開發表意見,表示震驚和不能理解,表示大夏這樣是在與環保背道而馳,會加劇溫室效應,未來可能有更多的極端氣候出現。

甚至有危言聳聽的表示也許離藍星毀滅的這一天越來越近了,而這一切都要拜某個東洲大國所賜。

他們又想再一次攪動輿論,然而這次官方終於下場對線了。

沒有太多的嘴炮。

第一波的攻勢是以一種非常專業的方式呈現的。

某大夏的研究所直接在國外最專業的學術雜誌《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長達幾萬字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大夏在碳中和方面取得的成果。

而在文章標題直接放出了震驚世界的結論。

《研究表明大夏的碳中和已經提前幾十年達成》

不要問這個標題的論文是怎麼透過審稿的。

現在對於這些國外頂刊來說,發表來自大夏的科研文章已經是一種家常便飯,由於現在大夏的科技發展呈現一種碾壓的趨勢,這些刊物都成了大夏科學家的後花園。

他們都以發表來自大夏的研究成果為榮。

雖然那些高深的研究都不會透露給國外知道,但是由於層次太高的原因,偶爾的一些次一些的研究成果透露出來的各種理念也能讓外國收穫頗豐。

何況這所研究所更是大夏最頂尖神秘的研究所,還有好幾個大牛的名字在上面。

當然在一開始這些審稿人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是非常不解,甚至覺得在目前這個輿論環境下這篇文章甚至會有些可笑。

但當他們仔細看了文章中列出來的專業觀測資料之後,經過考證對比,他們的態度由不屑到嚴肅再到震驚最後變得平淡,覺得理所當然的樣子。

文章的核心內容就是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科學觀測,發現在大夏已經實現了碳中和。

甚至不只是實現了碳中和,詳細資料表明大夏的碳排放已經成為負值,而大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正在逐漸降低,並且快速朝著大工業時代之前的資料靠攏。

換言之,這篇文章表明瞭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

溫室效應在大夏已不復存在。

這篇文章由於刊物知名度的原因迅速在學術圈中傳開,先是引起了學術界的一片譁然,然後又成功在大眾層面發酵,最終在全網輿論引起了軒然大波。

那些國外的媒體和人物和網友們紛紛表示震驚,不能相信。

喜歡我種的是黑科技請大家收藏:()我種的是黑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