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了中微子的基本資訊,現在就來說說它有什麼作用。
最基本的就是可以用在核反應堆過程的探測中,建立起新型的感測器,可以實時監測反應堆的功率。
然後就是在天文學領域,宇宙中有大量的中微子是來自其他地方,透過對它們的研究,可以發現那些非常遙遠的天體。
還有就是在地質學中,中微子在放射衰變過程中會形成,可以使我們研究藍星的地質情況。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用途,既然中微子擁有超強的穿透力,所以就有人在思考能不能用它來傳輸資料,這樣的話,將來通訊就會提升好幾個級別,可以在藍星的各處進行通訊,訊號不會衰減,相比傳統的通訊方式來說太優秀了。
這也是林北最看重的作用,甚至可以開發它製作成各種探測器,用來探測深空,或者是對藍星內部進行掃描探測。
林北想到了不死鳥的那個地下神秘基地,也許用它開發出了探測器之後就能夠輕而易舉對整個藍星進行掃描,藍星內部哪裡有什麼東西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直接就能把那個基地找出來。
當然想要用中微子進行通訊的難度可謂登天,最大的難度就是目前還沒有理論基礎,人們連中微子的質量都沒有測量成功,何談利用它的性質。
更何況想要發射或者捕捉中微子都是很困難的事,不用說控制他攜帶各種資訊。
因為它只參與弱相互作用,而且它的體積實在太小了,因此很難掌控。
想要成功進行通訊,首先要有一個源頭來產生和發射中微子。
這種的話目前有兩種方桉,其中一種是透過加速器來產生,比如先發射一束高速運動的質子,擊中靶子,然後會產生大量的介子,介子是非常不穩定的,很容易發生衰變,而衰變產物正是中微子。
只不過這個方桉需要挖隧道,還要建造一個加速器,顯然不太現實。
另一種方桉就是借用核反應堆,核反應的過程也會釋放大量的中微子。
只不過這種方桉產生的中微子並沒有可控性。
然後還需要一個接收器,目前全世界的中微子探測機構製造的探測器都是非常龐大的,動輒就是方圓幾十米,裡面安裝了大量的裝置,就這樣能探測到的還是非常有限。
最後來說一說通訊的方桉,如果想要進行模擬通訊,就需要透過控制中微子的發射劑量來代表訊號強度的大小。
而如果是數字通訊的話,就是透過二進位制程式碼,發射中微子為一,不發射則為零。
這些都是科學家們對中微子通訊的假想,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想要實現還很難。
而林北看到的那個巨大的裝置,顯然並不是這幾種方桉中的任何一種,包括那個蜘蛛機器人身上的中微子發射裝置也是非常微小。
喜歡我種的是黑科技請大家收藏:()我種的是黑科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