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七章 殿試開考,悚場複發

俗話有說:“桃李滿天下”,以此形容門生眾多。但無論大儒,而或大官,即使開設學院,也不大可能招收太多的學生,一一躬身教導。實質上大部分的所謂“門生”,其實便是考生。

舉個例子,今科揚州鄉試由蘇燕然主持,那麼所有來參考的舉子們,都可以被視作是蘇燕然的門生了。

如此一來,當過主考官的人的門下,學生數量何其可觀。而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臣,曾經擔任過幾屆科舉的主考官,那門生數量就更不用說了。

門生多,個人的威望人脈自是水漲船高。

天地君師親,師包括蒙師座師等,其地位還排在親人之上。也就是說,比個人的父母都還要重要。

故而能夠被選來當殿試的主考官,絕不是件輕易達成的事。

位置上,陳三郎稍稍緩過氣,忍不住偷眼觀望了諸位主考官一眼,看著一張張彷彿一個模子印出來的神態,忍不住內心一顫,複又垂下頭去。

其實從踏上科舉路開始,他便有意無意地淡化己身與“師”的紐帶關系,除了蒙師楊老先生外。

蒙神的恩情,那是實實在在的培養指點,不容怠慢。而座師就不大一樣了,名分佔據絕對主導的地位。

正因為牽扯到“名分”,陳三郎才不願意隨便授柄於人。所以不管鄉試會試,考完之後,考中者都是忙著拜會座師,定下名分。然而其中,幾乎不見陳三郎的身形。

他有他的考慮。

因為名分一旦定下,那身上便會被打上某種烙印,從此之後,捲入山頭林立的朝野之爭不遠矣。

然而一味逃避,更非明智之舉,左右不投靠,往往兩邊都得罪,前景黯淡無比。

這就是葉藕桐看不懂陳三郎的關鍵節點之處。

他想不明白。

閑話不提,卻說殿上忽而敲起一聲悠揚鐘聲:殿試正式開始了。

在貢士們入殿之前,每個案上都已擺好文房四寶,物件齊備,因而這時候只要等待考題公佈即可揮毫做文章。

殿試只考時務策論,只考一道題,不過對字數的要求較長,屬於長文。

“諸位,請看考題。”

一位三縷胡須飄然的主考官拿出一幅黃絹,畢恭畢敬地開啟。

諸色之中,黃為貴,這考題可是聖上親擬——皇上的東西那可都是寶貝,哪怕只是一把尿壺,傳到外面,都能被稱為稀世珍寶。

價值還是其次,對待這般物品最重要的是態度,必須恭敬,不敢有絲毫嬉戲怠慢,否則便是大不敬之罪,會人頭落地的。

考題很長,足有一百多字,而且不是節選某本經義上的段落句子,而是糅合了三本經義,然後組成的一個題目。

陳三郎聽著,看著,突然間一陣心悸,然後他的手腳居然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起來。

這個情況他非常熟悉。

悚場!

曾經戰勝克服的頑疾,在這一刻竟複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