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五十七章 新宜見將,軍營閱兵

陳三郎要到新宜縣閱兵,這一次周分曹等人毫無意見。一來新宜縣近;二來,上位者不可輕易放權,特別是兵權。莫軒意在新宜縣練兵,已漸成規模,陳三郎也該去看一看了。

第二日清晨,陳三郎帶著洪鐵柱等人便離開嶗山府,去往新宜縣。

第一批的侍衛親兵已經選出了,共五十人,不包括洪鐵柱這名侍衛長在內。

人數不算多,但目前夠用了。日後有需要再增編即可,而且當前還沒有真正遭遇過磨練,不夠成型。

昨天洪鐵柱一聽陳三郎說了,立刻大拍胸口答應下來。陳三郎對他,對洪家村,都有大恩,出來之後,全村安頓得好,他更是如魚得水,天天有肉吃,有大米飯吃,吃飽喝足,上場操練,與不同的人對練,舞刀弄槍,不亦樂乎——短短幾天工夫,對比下來,覺得以前的日子真是索然無味,一點意思都沒。

可以說,洪鐵柱血管裡流淌的血,天生好戰!

這也是江草齊說他天生適合從軍的原因。

洪鐵柱脾性簡單,誰對他好,對村人好,他就十倍,百倍相報。況且侍衛親兵,直屬陳三郎管,地位特殊,待遇更不用說,不知多少將士爭著要來當,能當上侍衛長,在很多人看來,都屬於一次躍升,讓人眼熱得很。

比如說阿武大魁兩個,聽聞訊息後皆是鬱悶。不過他們自回來後,也得到了擢升,成為副將,統兵上千,很是不錯了。

洪鐵柱倒不是很明白侍衛長的地位如何,不過他並不笨,也知道這是個官職,不管如何,至少每天的肉是夠吃的。

這樣,便足夠了!

陳三郎就帶著這隊剛建立起來的侍衛親兵奔赴新宜縣,有這一隊人馬在,周分曹他們也放心。

這兩天一直小雪不斷,積累下來,道路積雪不淺,馬蹄踏過,留下無數深深的印記。雪花又不斷地飄落下來,將行跡掩蓋起來。

一路無話,直達新宜縣。縣城門開啟,提前得到傳告的莫軒意率領一眾部下到城外三裡來相迎。

當日一別,已相隔數月,今時一見,莫軒意的精神好了許多,身體已經恢複過來了,胡須長了,眸子明亮。身上不穿盔甲,看上去,越發像一員文官——他武功盡廢後,本就是朝著這方面靠攏,以韜略取勝。既然無法沖鋒陷陣了,留在後方,運籌帷幄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拜見公子!”

見到陳三郎,莫軒意立刻率先恭敬行禮。他被安排在新宜縣,幾乎沒有受到多少約束,招兵、練兵、發兵,基本都是自己說了算。然而莫軒意深知這是陳三郎疑人不用的緣故,絕不敢懷有二心。經歷過揚州之事,加上洞庭軍的敗亡,他那點雄心壯志早已灰飛煙滅,當下只想著一心一意輔助陳三郎建功立業。

莫軒意最初被元哥舒請出山,其實也是做如此打算,良禽擇木而棲,只可惜,時運不濟,又或者說元哥舒並非明智之選。後來落難到雍州,也想趁亂起山頭,歸根到底,還是想建立起一點勢力,日後接受朝廷招安罷了。

人貴自知。

現在朝廷風雨飄搖,都被打到五陵關下了,岌岌可危,所以招安那些,想想就算了。

歸附陳三郎後,莫軒意所見所聞,深知陳三郎所謀不小,更有遠見,絕非急功近利之徒。否則的話,根本不會實施分田制,以及大量接收流民們。

這些,都不是安穩因素,若無膽識魄力,根本不敢做來。

諸如種種,陳三郎竟比出身名門的元哥舒要勝出許多。當下比較起來,聲名一時無兩的元家少將軍,不過是受父親權威庇蔭的將門二代罷了。

短短一瞬間,莫軒意腦海便掠過這些念頭,很快又壓制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