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抵達了高平府城。
這一座城,在眾人心中地位意義非凡。正因為在此地,一把火讓蠻軍全軍覆滅,燒掉了心頭大患,從此雍州平複。
那一把火,已經傳得玄之又玄。
據說,葬身火海的蠻軍部眾有三萬餘人,全部被燒為灰燼。雖然蠻軍十惡不赦,死不足惜,但這麼多的死人跟一座城有了聯系,總讓人覺得不甚舒服。
可以肯定的是,高平府城一定會被遺棄,另建新城。
自從戰亂,雍州死人多矣,處處有骸骨,處處有冤魂,只是還從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傷亡狀況,同時凝聚一地,為了吉利,換地造城總是好的。
現在人們來到,圍而觀之,主要是為了瞻仰戰場遺跡罷了。然而他們都不能進去,因為所有城門都緊閉上了。
大戰之際,其實城門大都被摧毀,破爛不堪。可現在一看,竟都被人修複起來了。
修葺得頗為簡陋,伐木為板,直接釘上,等於在外面封死住。看上去,也不知是要封城呢,還是要封住別的什麼,不讓它們跑出來。
問題在於,高平府城已經是死城,裡面活的事物被焚燒殆盡,還會存在什麼?
在南門處,三人正在忙碌,都是作道士裝扮,兩個是唇紅齒白的少年童子,另一個赫然是逍遙富道。
在嶗山府,逍遙富道聲望隆重,深受敬仰,人們見著,都是口稱“仙長”的,但凡有法事祭祀,都會到觀裡請人——逍遙富道難以請得到,手下童子便炙手可熱,他們學了些術法,足以擔任主持。
至於道觀裡,香火日夜不斷,極為鼎盛。
如此景況,比起一些名門大派而言,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目前為止,僅限於嶗山府境內。在別的地方,可就沒有那麼靈驗紅火了。
逍遙富道接到陳三郎的書信,立刻啟程,最老資格的兩個童子清風明月被留在嶗山府,負責道觀事宜。帶出城的是兩個新童子,同樣一男一女,道號分別為“松葉”“雲水”。
道士計劃,處理完高平府的事後便直接啟程,進入州郡去。
陳三郎入主雍州,嶗山道便迎來了一次發揚光大的天賜良機,決不能錯過。
光想著,逍遙富道就興奮不已。
嶗山派最鼎盛時,在整個雍州都擁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信徒眾多。可惜時間不長,便處處受打壓,漸漸式微,最終衰落。
而今,門派光複,光宗耀祖的機會到了。
逍遙富道的計劃很簡單,就是到州郡設立道觀,廣收門徒弟子,然後把道觀開到每一個府城、縣城裡去……
反正陳三郎的基業在那,嶗山道便在那。
隊伍來到,人群散開,饒有興趣地觀望著,見道士正在攪拌一大鍋事物,鍋下架著火,正熊熊燃燒。
逍遙富道不斷地往鍋裡新增東西,有時候是一株翠綠的草葉,有時候是一小包不知名的粉末。鍋內滾滾,慢慢成型,滿滿一鍋頗為粘稠的事物,如同漿糊般。然後裝到小桶內,由兩名童子拎著,走到城牆處,竟是開始粉刷起來。
他們在刷牆?
眾人見著,都有些呆滯。
這高平府好歹是一座府城呀,佔地甚闊,城牆圍繞,不知幾百丈長,要全部刷完,那得多少工夫才行?
況且,刷牆幹什麼?
要不是眾人知道逍遙富道乃有道之人,肯定會覺得他是瘋子,吃飽了撐著。
隊伍中,一道人越眾而出,觀望此城,口中念念道:“殺戮之地,煞氣盈城,若不封殺,定然會成為大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