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五章 統制三州,不為炮灰

……

州衙陳三郎的公房內,周分曹、周何之等人赫然在列,一個個臉色沉穩。

陳三郎手指輕敲案上:“鎮南節度使,統制雍州、蠻州、揚州三州事宜,好大的手筆,好大的官帽子。”

“節度使”一職,本為舊制,今朝用來,多是臨時急召,但幾無例外,都是一手抓的大官銜,一如八府巡撫那般,權柄極大,管的東西也很多。

如今從陳三郎嘴裡說來,每說一個州域,諸人都忍不住眼角一跳,三州事宜啊,這是何等的威風?

一般而言,封疆大吏,執掌一州,那已經是權力的頂峰狀態了,現在一道聖旨下來,直接封了三個州,嘖嘖,簡直不敢想象。

周分曹幹咳一聲,開口說道:“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哪裡有這麼好的事呢?”

在列眾人自是明白,雍州剛打下州郡,將士征討四方,都還有不少地方尚且沒有拿下,順利的話,還得一兩個月才能完全平定下來。至於蠻州,雖然石破軍等全軍覆滅,但那兒山高路遠,蠻夷眾多,自古便不是好與之地;揚州更不用說了,乃是元文昌的後方地盤。元家出征,絕非傾巢而出,還留有不少兵力在鎮守著,以己方目前的實力,要去攻打,便如同張嘴去啃硬骨頭一樣,一不小心,牙齒都給崩了。

這三地,蠻州揚州都反了,不再認朝廷為主,而雍州淪陷,一片荒亂,朝廷早失去了控制,那麼新帝一口氣把三大州域封了下來,其實對於王朝而言,根本不算得什麼,就是許官帽子罷了。既能收買人心,又能創造機會。要是陳三郎爭氣,真得把三州給收複了,對於朝廷目前的局勢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自從李恆威喪身,滿朝文武,能拿得出手的將領人物真得不多了。即使有將,卻是無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目前能號召聚集的兵都屯在京畿一帶了。

對於外面的局勢,毫無辦法。

陳三郎的橫空出世,倒給新帝一個提示,幹脆封下一個“鎮南節度使”的大官銜下來,統制三州。

這一個金光閃閃的官銜,對於很多很多人來說,都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引誘力。

只可惜,很多人中,不包括陳三郎。

因為聖旨上,最後還有旨意,是要陳三郎發兵揚州,攻打元文昌後方,使得元家瞻前顧後,力有不逮。

這個戰略從大方面來說,是對的,只是不符合實情。陳三郎手頭上就那麼一兩萬兵,用來穩固雍州,或許還湊合,但要出兵揚州去,就遠遠不夠看了。

陳三郎之所以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入主雍州,往虛的方面說,是取了巧的,等於是撿了大便宜,畢竟面對的蠻軍,乃是敗軍,再看其他,都無對手。可揚州不同,乃是元家經營了數十年的大本營,即使主力造反北上了,但還留了不少人在,負責生産運送糧草物資等。

對上他們,陳三郎不是很有信心,至少目前沒有。等雍州穩定下來,休養生息一段時日,提升兵力後,或許可以一戰。

但那起碼是半年以後的事了。

半年後,天下會成什麼樣子了?

新帝的算盤打得明白,從大義上,陳三郎等既為臣子,便該舍棄小我,為國捐軀,不惜一切替朝廷創造戰機。

只是陳三郎,不願做這等炮灰呀!

所以他不會接旨,避而不見,就是不願被那鏡花水月般的名分給箍在頭上。

不接旨,並不等於抗旨,這是兩個概念。

陳三郎心中早已打定主意,明天出城,招攬人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