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房制度孟慶巖是知道的,只是這個“商業房”聞所未聞,難不成又是陳三郎的獨創?
這個年輕得過分的陳狀元向來愛弄些新奇的東西,譬如在雍州開始推廣施行的分田制就非常膽大,甚至可以說駭人聽聞,千百年來,從來未有過的事。歷朝歷代,不管是誰把持權柄,第一時間就是把眾多土地收攏在自家手裡,哪會分給平民百姓?
在不少人看來,這樣的政令簡直是胡鬧!
然而正是這樣的胡鬧,讓原本飽受劫難、元氣大傷的雍州大地重新煥發了生機。孟慶巖回到州郡後,曾四下走動過,所見所聞,都是一片積極熱鬧的氣象,堪稱驚奇。
畢竟陳三郎入主州郡才多久的事?
也許,除了分田制外,更無別的方法能夠如此有效地調動所有民眾的熱情和希望了!
陳三郎大膽而行,反而闖出了一條生路,這也側面證明他根本不是個拘泥守舊的人。
所以現在弄出個商業房來,也就順理成章。
商業房,顧名思義,剛才陳三郎也說了,這一房專門負責生意來往,買賣收購,簡直是替孟家量身定做的一般。
這,正是陳三郎面對孟家所給予出的條件和態度。條件不錯,態度也好。
孟慶巖舔了舔嘴唇,問出最關心的事:“陳大人,我想問下這個商業房跟六房之間是如何安排的?”
陳三郎呵呵一笑:“你放心,商業房等於是第七房,基本獨立,屬於平等關系。”
這一下就清晰了,其實在朝廷制度中,也有專門做買賣的官員,有官職在身,負責採購銷售等。但他們的官職向來不高,地位也不高,像陳三郎這般直接設立一房,與吏房戶房等相提並論的,難以想象。
畢竟,在這個時代,商人的身份地位要低於農民,即使有錢,也只能藏身而行,還是近數十年來開通了些,商人們才能穿上綾羅綢緞。
孟慶巖想著前景,就不禁有些激動,不過他到底不是尋常人士,慢慢冷靜下來:陳三郎目前在雍州,一州刺史是沒跑的了,已成既定事實。關鍵在於,天下時勢究竟會如何發展變動,陳三郎是否能守住雍州……
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事。但這些事輪不到孟慶巖來思慮,那得整個孟家的核心人員來商議,才能做出最後的決定。
想到這,他幹咳一聲:“陳大人,這些話我會一字不漏地稟告我家老爺的。”
陳三郎點點頭,道:“孟管家,我還有一言相告。”
“請賜教。”
孟慶巖態度非常恭敬。
“商人本性所然,擅於趨利避害;但若有決定,便該有但當。”
孟慶巖聽畢,心中一凜,忙道:“大人放心,孟家明白的。”
陳三郎一行在莊園中吃了午飯,然後告辭,但並未立刻回城,而是另有去處——還是陸景搭的線,引薦些人物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