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一直在變,每一次變動都有時機閃現,有些時機一旦錯過,就再無法挽回。
陳三郎自認發展至今,之所以有所成,最主要的便是抓住了一些機會。從氣息的流動變化來看,是時候決定下一步的戰略了。況且,時至今日,雍州的潛力基本發掘完畢,無法再上臺階。
想要躍升,只有一個路子:打出去!
那麼,打哪裡呢?
這是大事,當然得召開人員開會來討論商量。
會上,有人提出去取蠻州。
石破軍已死,蠻州群龍無首,一盤散沙,只要發兵過去,定能旗開得勝。
對於這個提議,莫軒意等人當即表示反對。說蠻州地域偏僻,位於西南遠端,它的歸屬,目前對於天下大勢毫無影響,即使佔據了,也沒有什麼大用;其二,蠻州民風彪悍,難以管治,加上地勢崎嶇,山林密佈,並不利於開戰。派兵過去,不管結果如何,都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和消耗,很不明智。
這麼一說,提議的人當即不吭聲了。
周分曹坐著,撫須做沉思狀,實則暗暗小得意。他也有提議,但沒有輕易訴諸於口。他現在學聰明瞭,專業的事就該專業的人去做,做好本分,就是最好的表現。
行軍打仗,那是莫軒意和江草齊的事。
果不其然,兩人的意見很統一,都提出要打揚州。
揚州是元文昌的老巢,起事之後,率領大軍北上,揚州雖然還有兵力把守,但已頗為空虛。打過去,有勝算。
另外,陳三郎接受了聖旨,擁有統制三州的名分,正好打上討伐逆賊的旗號,能得到民心順應。
再說了,揚州是陳三郎的故地,他的故鄉在那兒,這就具備了個人的懷舊情懷。
陳三郎想念涇縣,想念那兒建設起來的陳家莊,不知逃亡之後,是否會被毀壞掉了。
當日離開之際,陳三郎心中發誓:遲早一天,要打回來……
如今,機會到了。
不用多久,會上便拍板決定:兵發揚州!
陳三郎任命莫軒意為“徵南將軍”,以阿武、李瑞為副將,統領銳士軍,半個月後出兵。
半個月的時間,是用來籌備軍資,以及前期準備工作的。
莫軒意喜滋滋地領了軍命,身為將士,建功立業的機會只在戰場上,沒有仗打,就無法建立功勳。
他期望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在這一點上,其實莫軒意優勝於江草齊。因為江草齊註定要留守後方,坐鎮大本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