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章

沒過多久,蘇娘奉了鄭氏的命,來請嘉柔去王慧蘭的住處。李曄不知緣由,嘉柔解釋道:“昨夜在大家那裡,她要我跟大嫂學中饋的事情。”

李曄無奈地看著她:“所以你就乖乖答應了?”母親自己的手伸不到大房,居然想出這個主意。他說:“你若不好回絕,我去跟母親說。”

嘉柔心中其實是不想去的。她在雲南王府的時候,根本沒有碰過這些。而且崔氏也安排了一個在這方面很擅長的僕婦給她做陪嫁,根本不用她操心。就連前世在蔡州,虞北玄也沒讓她管過淮西節度使府邸的事。老夫人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有長平殷勤地做幫手,她就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閑人。

“我雖然不會,去開開眼界也好。你放心吧,我自己能應付。”嘉柔安撫地拍了拍李曄的手背,叫秋娘進來,叮囑她按時給李曄侍奉湯藥。然後就帶著玉壺去王慧蘭的住處了。

路上蘇娘笑著對她說:“郡主放心,夫人也不是要您做什麼,只是跟縣主好好學一學。畢竟將來四郎君當官,有了俸祿,私産總要有人打理的,您說是不是?”

嘉柔笑了笑,點頭說是。蘇娘這番話騙騙旁人還行,卻是騙不過她的。李曄就算當官,一開始也不過七八品的小官,能有多少俸祿?對於李家的日常開銷來說,他那點俸祿連塞牙縫都不夠。

鄭氏真正的目的,是想讓她從王慧蘭那裡看出什麼紕漏來,畢竟偌大個李家,管起來全無疏漏是不可能的。但像王慧蘭這樣的人,又怎會把自己的短處露在人前?她若沒兩下子,也不會被李絳看重,越過鄭氏代行主母之職了。

王慧蘭的住處比郭敏的還要奢華,連榻上鋪的毯子都是用白狐毛所制,至少需要四張整皮。這樣的好東西在雲南王府裡,都是做成穿在身上的皮裘,卻被她墊在身下。

嘉柔又一次感慨了這些都城裡世家大族的富貴。她若不入長安,不嫁到李家,恐怕還如井底之蛙。小時候,她對這些事沒那麼在意,唯一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個坐在屋頂的少年郎。但時隔多年,恐怕再也找不到他的下落了。

王慧蘭正在看賬本,見嘉柔進來,起身笑道:“我還以為四弟妹有事不能過來了。寶芝,還不快去煮茶?”

寶芝應聲出去,嘉柔在王慧蘭的側面坐下來,看到她書案上放著自己送的那個筆洗,說道:“沒想到大嫂在用這個筆洗。”

王慧蘭看了一眼,口氣柔和:“四弟妹眼光好,這個筆洗造型精緻,我很喜歡,每日都用。昨日的事,你不會還在怪我吧?其實你誤解了我的意思。我管著偌大的內院和府中的庶務,只能不偏不倚。劉鶯雖然未過門,但她腹中畢竟懷著二弟的親骨肉,有個閃失,也沒辦法向大人交代。而你的身份高貴,沒人會為難你的。”

這個家裡,的確沒有人敢動她,所以她也不怕劉鶯之流。她剛嫁過來,不想弄得家宅不寧,昨日才忍氣吞聲。可玉壺平白無故地被打,跟打她的臉沒什麼區別。依照她以前的脾氣,跟李昶打一架都有可能。但她不能那麼做。

她作為驪珠郡主可以無所畏懼,但作為李曄之妻,卻不可任性妄為。

昨日的事,嘉柔也想了很多。

李暄跟李曄沒有直接的矛盾,但若在李昶和李曄中選,他肯定會選自己的親兄弟。王慧蘭自然是跟他站在一起的。

五姓七望,各個家族龐大,有許多分支。能掌管整個家族的,都是家族中最有能力的人。他們會得到族內的全部支援,也能繼續延續家族的榮光。所以無論祖蔭有多麼強大,若是子孫不濟,很快就會沒落。盧氏,鄭氏和王氏都是最好的例子。

李絳透過自身的努力爬到了宰相的高位,握著整個趙郡李氏的人力和物力,膝下兩個兒子都很有出息,能夠繼承他的衣缽,所以李家能夠繼續顯赫。至於元和帝登基後,李絳被罷相,可能是因為李絳沒有站對立場。不過,當時朝堂被清洗了大半,大概是為了剪除舒王的餘黨,也不僅僅是李絳遭殃。

嘉柔現在有點明白李昶對於李曄的敵意不是平白無故的。家主的位置只有一個,人人都想做。李曄有可能擋了李昶的道,別說兩個人是異母兄弟,就算是親兄弟,李昶也會想除去。大概是基於此,李暄才改去投軍。

“四弟妹,你在想什麼?”王慧蘭叫了一聲。嘉柔才回過神來:“我走神了,大嫂剛才說什麼?”

王慧蘭也不在意,重複了一遍:“我看二弟好像很重視劉鶯,比當年二弟妹過門的時候還上心。你也知二弟和四弟的關系本就有些緊張,還是盡量避著她,免得兄弟倆又鬧出矛盾。有些事關起門來沒什麼,傳出去就難聽了,還會影響他們兄弟的官聲。”

王慧蘭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越是大家族,越在乎家風名聲。嘉柔本就沒打算招惹劉鶯,昨日是劉鶯先來挑事。她還不知道這個女人有什麼目的,眼下靜觀其變就是。

閑談幾句之後,她們就進入了正題。王慧蘭叫寶芝把家裡的賬本都拿來,一摞的書卷,看得嘉柔目瞪口呆。每日都要過目的就有十幾個,還有每個季度,每半年,乃至一年的賬目。每天看這些,要花多少的精力!

難怪郭敏從來不過問,嘉柔也有點想打退堂鼓了。還是做個富貴閑人比較好。

王慧蘭手指著那些卷軸:“你們可能在旁看著,覺得我這人貪權。可你看這麼多的賬目,府中的花銷如流水一樣,每一個我都要操持,出了錯處,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如此,怎敢輕易交到旁人手上?”

她這話倒不是託詞,嘉柔雖然不懂,也能看出來操持一個大家庭的不易。她說道:“大家就是覺得大嫂持家辛苦,才想讓我過來幫忙。大嫂若不嫌我愚笨,便教我看賬,日積月累,也能學到些皮毛。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看住我的那些陪嫁,別被底下的人騙了就行。”

玉壺忍不住扁了扁嘴道:“郡主,您是怕婢子找的人辦事不力嗎?還跑到縣主這裡來告狀。”

嘉柔斜她一眼:“怎麼說你還不高興了?你這脾氣都快被我縱成大戶千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