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八章 完全中立準則

“今天,我來給大家上課。有些同學對我比較熟悉了,有些還比較陌生。我叫張笑鳴。”

張老師的聲音出現在了講臺上。

同學們都對張老師抱以歡迎的掌聲,他看到了坐在正前方的陸然和茜茜。

“在講催眠之前,我要給所有在座的同學上另外一門課。一門,比催眠技術本身,更基礎的課。

不論是對我熟悉的孩子,還是陌生的同學。我都沒有教過這一課:關於,人性的善惡。”

“人性?老師為什麼要說這個?”茜茜問陸然。

陸然也搖搖頭。

“人之初,性本善。大家認同三字經口訣上所說的麼?”張笑鳴發問道。

同學們有的點頭,有的搖頭。

“老師為什麼問這個?”“這是上哲學課麼……”大家都不太明白,紛紛在臺下議論開了。

“陸然,你認為呢?”張笑鳴看著陸然。

“我……”陸然站了起來,他想了想,道,“我認為是的。”

“哦?我認為不是呢。如果人性向善,那為什麼我們需要制定法律,規定,去約束人呢?

換句話說,一個人為什麼會變得讓其他的人討厭呢?”

陸然沒有回答。

“人性是惡的嗎?”張笑鳴又看看陸然。“我認為也不是。

一個惡字,怎麼能概括人類天性裡的自私,,愛和恨呢?”

“我以為,善是對愛,歡喜,包容的種種統稱。而惡是對憎恨,厭惡,貪欲的各種概括。

性相近,習相遠。人生來,善惡都存在,也都沒有表現出來,可是因為後天所經歷的事情不同,習得的習慣不同,自然就有了偏移,有些人心中坦蕩一些,有些人狡詐一些,有些人愛多一些,有些人恨多一些。”

“那老師,你說這麼多,人究竟是善還是惡呢?”有同學聽得似懂非懂。

“人性,是一片混沌。”張笑鳴給出了一個答案。

陸然聽了若有所思。

“人性有千萬種可能。心理諮詢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這千萬種可能。”張笑鳴繼續做著詮釋。

陸然眼前一亮。

“我們要求諮詢師們在面對前來的來訪者時,要盡可能地保持中立。

我們都做到了嗎?”

這個大家平時習以為常的規則,被張笑鳴這麼一問,大家都有些茫然了起來。

“我們都是這麼要求自己的。”有一位同學站起來回答。

“對了。這位同學說,我們是這麼要求的,可是又有幾個人能真的做到呢?”張笑鳴進一步發問。

“面對一個語言粗魯,對你出言不遜的人,你能不計較,不發怒嗎?面對一個無惡不作,行兇盜竊的罪犯,你能不心生厭惡嗎?面對與自己立場不同,有過矛盾的人,你也能放下心中的自我嗎?”

最後這個問題,張笑鳴是看著陸然問的。

“可是張老師,這太難做到了,我們每個人都有愛憎,怎能全部舍棄?”

有人覺得為難,想要反駁。

“這也是一項修煉,我們都在修煉的路上。”

“那豈不是說,我們永遠都做不到完全的中立了?”

“是的。”

張笑鳴幹脆的回答讓人措手不及。

一項永遠無法完成的修煉,走在一條永遠都看不到終點的路上,為什麼還要堅持呢?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