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面對它,一味的逃避,只會讓人永遠都擺脫不了這種恐懼的情緒。
所以,我依照行為治療的方法,直接對他的行為進行矯正,循序漸進地,讓她一點點地克服了對電梯的恐懼,首先,讓她觸控電梯,等她習慣了一些,再讓她站在電梯裡,最後,她終於可以承受電梯的升降了。
這種方法,就是系統脫敏。治療結果非常理想,只要諮客循序漸進自我練習,就可以克服自己的恐懼。”
還沒等餘坤說完,柳小楠已經等不及地舉起了手,餘坤說罷,她就脫口而出地問道,“那你總共給她進行了幾次治療?”
餘坤舉起了一隻手指回道,“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這次換做陸然感到吃驚了,“你是說,你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就讓她不再對電梯感到恐懼了?”
一個月的治療時間,應該最多隻進行過四次的諮詢,對於恐懼症而言,治療見效的時間已經是非常快速了。
“是的。”餘坤轉過來看著陸然說,“比起某些總是要刨根問底,追究病因的療法不同,我的方法顯然要高效得多。”
陸然聽到這裡,有些刺耳。
他知道,餘坤說的某些療法,就包括自己的療法,自己一貫是注重諮客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的。
雖然陸然承認行為矯正對於恐懼症患者的重要性,但是他還是認為諮客因何種原因患病,同樣是值得探究的。
只有讓患者自己明白了恐懼的來源,才能真正克服內心的恐懼。
還沒等陸然開口說話,餘坤又繼續說道,“病人的患病緣由,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弄明白的,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在一些沒有結果的事情上,不如務實一些,選擇更有效率的方法。
現在,已經有部分諮客對治療的緩慢失去了耐心,快速、直接地對行為進行矯正,也是諮客們喜聞樂見的事情。
你說呢,吳師兄?”
說完,大家都看向一旁低著頭,一語不發的吳默生。
只見他依舊沒有抬頭,只是輕輕地嗯了一聲,道:“有道理。”
像是預設了餘坤的觀點。
這讓餘坤很是滿意。
陸然聽罷,還是覺得不太妥當,說:“餘坤師兄提到的行為矯正,我覺得頗有意義,可以借鑒。
不過,如果面對恐懼症的諮客,全都一律施行行為矯正,不問原因,不分情況,是不是也太武斷了一些?”
說完自己的疑慮,陸然看向了劉小楠。
柳小楠坐在陸然旁邊,十分認同他的話,“我同意陸然的觀點,我們雖然追求效率,但是也不應該太過武斷。
你說呢,吳同學?”
看到餘坤會給自己“拉票”,柳小楠也幫著陸然,問了一聲吳默生。
吳默生還是沒有抬頭,他看著前方,像是在思考,隨後又是點頭,輕聲說道:“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