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二章 關注積極

後來,我也透過考試,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諮詢師。

可是,我還是停不下來地想問自己,學習催眠,是為了什麼呢?

漸漸的,終於,我明白了,原來,我學了那麼多,用於治療的催眠技巧,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幫助諮客,或者是患者,從消極的狀態裡轉變到積極的狀態。

就像是醫生做的事情一樣,幫助病人,從生病的不良狀態裡,治療,達到健康的標準水平。”

同學們紛紛點頭,把諮詢師比作醫生,是很恰當的,這不就是諮詢師該做的事情嗎?

“可是,我們真的,就只能做這一件事情了嗎?我們把目光全都放在了病人的身上,卻忽略了我們自己。

我的意思是,為什麼催眠只能用在轉變消極的事情,卻不能用在更多積極的事情上呢?”

轉變消極?

徐老師用一個詞彙,就把過去陸然和大部分同學所理解的催眠,基本概括了出來。

心理醫生和普通醫生使命相同,治病救人。將學到的技術,用於心理治療,這是大家早就知道和認可的事情,催眠也是技術之一,大家自然認為,這就是催眠的作用。

很少有人質疑過這件事,徐老師的一個問題,卻問出了這樣一個思考,心理醫生,就只能治病救人了嗎?

同學們瞪大著眼睛,全神貫注地等著徐老師,等他把觀點一一都亮明。

“我們的社會,是不是真的只有病痛值得我們去關注了?”徐老師的角度站得很高,他是從全社會的福祉,來反省心理學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今天,我們的藍海走進來一個諮客,他有苦惱,有疾病,他是值得我們關懷和幫助的,然而,我們健康的人,我們每一個人,就不值得心理醫生和催眠師們來關注了嗎?

是不是隻有消除我們社會的消極面才有意義呢?

不,我認為不是這樣的。硬幣總有兩面,我們的社會也有負面和正面,有消極,也存在積極,為什麼我們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只看到了一面,卻忽略了另一面呢?

我於是又在想,在積極的方面,我們可以做什麼。

於是,我的工作方向有了一些變化,尤其是我在美國學習和研究的那幾年,和幾位走在行業前沿的學者們一起研究,探討這些問題。慢慢,就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簡單的來說,就是催眠,對於身心的積極作用,無論是針對病患,亦或是普通的每一個人。就像醫療行業産生了保健師這樣的新興職業,人的心理,也需要保健師,讓我們更積極,更強大,甚至,還能開發出你意想不到的潛能。”

聽到這裡,同學們小聲地議論開了,大家展開了聯想,對徐老師的研究課題充滿了興趣。

催眠,真像一個魔法,又像是一個無底洞,誰都不知道,它有多深,它究竟能有多少作用。

徐老師繼續說道:“所以,我稱贊了陸然和夏嵐兩位同學,我對他們或許不瞭解,但是我從他們做的事情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當年那個,不停地追問的自己。

我的研究在早期,尤其在國內,是尚屬領先的。很多老師開始和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我們成立很多專案組,研究催眠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沈老師也在其中,當有一次她帶著夏嵐來到我面前,這個女孩大膽地出現在我面前,向我陳述了她在做的嘗試,她想把催眠運用在特殊兒童的功能改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是我的研究,還未曾涉足的想法。

我和她一起就這方面的嘗試,做了一些探討。下一步,我也會考慮把她的思路放進我以後的研究裡來。

而陸然則是在心理治療方面,很有天賦和靈性,在他還沒有開始催眠的培訓之前,就已經嘗試將自己對催眠的理解,應用到治療當中。我相信,如果他們能在一起學習,取長補短,各取所需,那麼,前途是無可限量的。

因為他們都有不停探索的精神,這就是我對優秀的定義。藍海需要這樣優秀的新生的學者,不要停止內心對自己的發問,嘗試去突破它。”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