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桌子附近安靜了會兒,不遠處夥計還在來回的忙,趙路子想了會兒抓了銀子起身:“成!”還怕她不給錢不成。
待出了茶樓,走了有一段路後,趙路子才覺察出不對勁了,捏著手中的十兩銀子忽然大呵了聲:“虧了!”下午可說好了的,不論打聽到什麼,二十兩銀子,他是本了要在這二十兩之外多賺她銀子的心才說的那番話,可這會兒拿到手的就十兩,就算是一件事兒多五兩,他還虧了十兩!
想清楚了後趙路子忙往茶樓裡趕,可這會兒哪裡還有安芝的身影,桌那兒空蕩蕩的,就剩下半碟瓜子和沒喝完的茶。
這廂,安芝正往趙路子所說的姜家工坊走去。
……
姜家在楊城算大戶,他家工坊的位置很好打聽,安芝很快找到了地方,是在楊城靠西,快出城的一片平房區內,老遠的就能看到掌的燈,院子內亮堂堂的,走近了看,搭起來的簡易棚子內,一些婦人在清理羊皮子。
八月的夜裡雖沒那麼悶熱,但對付著這些羊皮,還是捂的人滿身汗,安芝站在暗處牆頭,看著這些婦人身旁的大簍子,一律都是黃白的羊皮,不見別的顏色。
計家送過來的有不少是狐皮還有獾皮,這些也有白毛的。
安芝發現這些婦人穿的衣服都差不多,心生了主意,繞到了工坊後頭,在裡邊的物屋子內找了身衣裳,穿上後又給自己裹了頭巾,抱了一些羊皮學著那些人垂頭往外走。
到了棚子後,安芝找了角落一處,跟著這些婦人坐著一樣的動作,側耳聽她們聊天。
“這幾天才休息幾個時辰,我都沒回去。”
“你才忙幾天,我都忙了六天了,趕完就成了,要不然東家來人看著不滿意,還得扣錢。”
這些婦人語氣都不太高興,接連幹活,家都沒得回,可那屋內的羊皮還有這麼多。
“聽說這些是送去朔北的。”
安芝低著頭好奇問:“朔北不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嗎?”
婦人也只是扭頭看了她一眼,很快又收回去忙手中的活:“那不得有守犯人的,那地兒半年都在下雪,可不是人呆的地方。”
安芝看著手中的羊皮,與官府的買賣得看是什麼,有些沒賺頭只撈個名聲,姜家這樣倒是能理解,那計家往這兒送那麼多的皮子又是何意?
這兩年計家的生意李管家最清楚,沒有與楊城這兒的買賣,也就是從李管家到金陵後才開始的,但這生意也不是記在正簿上的,按靈秀說的,三伏集前一個多月計成雲就去過楊子山,那天她在碼頭上看到又是趕著送來這裡的,兩批東西時間上這麼近,楊城這兒不可能山水不露。
安芝學著她們嘆:“這一月可就忙了這幾日了。”
幾個婦人附和:“可不是,前陣子還閒著,又還沒到秋獵,誰想這一忙連家都回不去。”
安芝眼眸微沉,看來不是送到姜家。
安芝又想到那話:無利可圖的生意和早就死在海上的人。
當時兩船人裡是有幾個管事,但二堂伯不會懼他們,更不會心善到照拂他們的家人。
不會是大哥,就只有小叔了。
可問題又迴歸到了原點,小叔和這兒有什麼關係?
在這姜家工坊內呆了約莫半個多時辰,趁著跟人去搬皮子的功夫,安芝偷溜了出去,往客棧走去。
夜裡的街市很安靜,這裡和金陵不一樣,鋪子歇的也早,安芝回到客棧後讓夥計送宵夜,咬著盒子餅坐在窗邊想,趙路子的話可信,只是沒說全,計家的貨應該沒有進城。
想到這兒,安芝跳下窗翻出前兩天畫下來的圖,楊城兩面靠山,城外並不大,她進城那條路上有村子,明天先去那兒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