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二十九 國喪

二十九 國喪

許箐歇足了一個月,直到三月中才重新往前廳去聽葉遷的講學。葉遷一見他便道:“竟是瘦了這般多,若非我知你家中情況,怕是要疑心你幾位兄長輕待你了。”

“若真有人這樣說,先生可要替我兄長多作解釋才是。這家中向來是我央著兄長做各種事情,他們可未曾欺負過我。”

“越發會說話了。”葉遷笑了笑,示意許箐落座,而後開始了講學。

因為一年的結廬,許笠和許策在國子監的學習多少會受到影響,國子監的司業知道葉遷如今在給許家的孩子講學,便主動找到許笠和許策,給他們放了長假,讓他們先專心在家聽葉遷講學,等到葉遷出孝起複,再回國子監繼續讀書。所以今年初,許家便又給葉遷加了兩筆束脩,徹底關起門來讀書了。

兄弟四人如今都全天上課,只是在功課上稍作區分。許箐雖年紀最小,但他穿越者的身份自帶buff,正經讀起書來反倒比許箬顯得更聰穎一些。葉遷不知原委,只是在心中感嘆,這樣好的天資,卻無心治學,實在是浪費。

葉遷還發現了許箐的另一個“用途”——破題。科舉文章最重要的便是在“破題”,若題破得不好,文章再好也無用。許箐的破題是最能切中要害的,所以在做策論講解時,往往是葉遷出題,讓許箐先說如何解題,再讓其他人去作出完整的文章。許箐是個後來人,一些解題的角度和思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在明清兩代,科舉八股固化之後,四書五經之中幾乎所有文字都被拆開揉碎地反複考過,許箐只是一個搬運者,將後世的論題論點複述出來,拋磚引玉而已。

這一日,葉遷出的題目是“聞斯行諸”,典出《論語》,仲由與冉求皆問“聞斯行諸”,然孔子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葉遷讓許箐來答,許箐略想了想,說:“此題夫子已給了答案。‘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求性格畏縮,仲由好武勇猛,夫子勸冉求進取,讓仲由稍作退讓,實是因二人不同性格而做教導。聖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1],聖人因材施教,而得賢士。”

“破得好。”葉遷滿意地說道,“此一題只扣‘教育’二字已足矣。須知‘教育’亦是國本——”

話未說完,便聽得遠處傳來陣陣鐘聲。葉遷驟然起身,未待多言,許家門房便來叩門,說道:“大相國寺敲起無常鐘[2],太後薨了。”

葉遷明顯鬆了口氣,問道:“可知喪儀如何?”

“依舊制,勳爵官宦之家半年、庶民之家三月不得婚嫁宴飲,三品以上命婦入宮隨祭。”

葉遷輕輕頷首,而後轉身對許家四子說道:“我們師生本就都在孝期內,國喪於我們倒是無甚影響,只是這無常鐘會敲滿十二個時辰,你們沒經歷過,難免會亂了心神,今日便就此歇住罷。若是能靜下心來,便將方才我們議過的那題寫出,靜不下心也無妨,待明日無常鐘停下後再寫,我後日再來檢視。”

四人聽得此言接連起身,向葉遷行過禮,便結束了這一日的課程。待葉遷離去,許箐才回過神來,問許笠道:“這便是國喪?”

“是了。”許笠說,“如今咱們家還有孝在身,倒也不必多做什麼。”

許箐腦內不自覺地想起那隻一面之緣的素衣之人,先是失去生母,現在又是祖母,他還是個孩子,心裡怕是不好受吧。

許箐搖了搖頭,吩咐守衷說:“你去告訴周豐,讓他往取適齋傳話,多印些經書備著,再讓葉沃挑些香出來,往大相國寺和水鳴寺送去。”

守衷應聲去尋周豐,許笠在旁說道:“國喪對咱家沒有什麼影響,只是京中官員勳爵家裡要守制半年,胭脂鋪和香鋪上的生意怕是要受些影響。”

許箐忙道:“大哥放心,去年店中的收益尚可,而且展眉坊有宮內用度的供給,滿盈袖可以多做些香油供香,葉沃會安排好的。”

“有你管著,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許笠笑了笑,說,“不如一起去看看筠姐兒?這鐘聲沉悶,別嚇到她才好。”

許策和許箬都表示同意,於是兄弟四人一起往許筠所住的院落中去了。

大行太後已年近八十,一直無甚疾病,身體康健,前一晚睡前還進了半盞燕窩湯,由宮女伺候著盥洗入睡。到今日辰時太後仍未起身,宮女去叫時才發現,人已沒了呼吸,身子也涼了。

彼時後宮中人正在慈元殿定省,聞得訊息立刻起身往太後所住的德壽宮去。入內內侍省和尚書內省接連忙碌起來,在午時前將一應事宜全數備好,這才由兩府傳詔出去,在大相國寺敲起了鐘。

在許箐兄弟陪著幼妹玩耍時,皇子們則在禮官的帶領下在皇儀殿中做禮。一番禮畢,夏景宣由苗新扶著到外間休息。便是在此時,已獲封豫王的大皇子夏景迢走上前來,關切道:“五哥身子還不大好嗎?”

夏景宣回道:“勞大哥費心,我已無礙了。”

豫王:“如今你住在慈元殿,可要好生保養自己,不要再不小心碰到硃砂、生半夏之類的毒物了。”

“大哥說得是。”夏景宣回答道,“從我搬到慈元殿後,衣食住行都由嬢嬢親自照看,自然是再安全不過了。不知大哥在王府住得可還好?日常都做些什麼?”

豫王至今未曾行冠禮,日常只賦閑在家,無詔不能入宮。自正旦朝會之後,他數次請求入宮,皆未得允準。若非此次大行太後驟然過身,豫王還不知要何時才能再入宮門。他原本心中就對此事存疑,如今見夏景宣這般說話,更是不悅,輕哼一聲,道:“我在府中與在宮中並無不同。倒是五哥你,長了一歲,口齒伶俐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