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城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寧聲濤也不知道。改革開放的成果舉世矚目,沒有任何人能夠否認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世界和中國帶來的巨大影響。
寧聲濤的一個叔叔輩當年因為成分問題的優越『性』高考隨便的作答就去了全國頂級的名牌大學,他每次到寧聲濤家玩耍,一般只要是家中沒有急事都會留在寧家吃了飯再回家。
寧聲濤對這個叔叔的印象最深的是,這個叔叔是他見過的認識的人中唯一一個總說改革開放沒有以前好的人。
為什麼這個覃叔叔會總是褒過去貶現在呢?
寧聲濤沒有經歷過覃叔叔那個讚美年代的過去,但他時候經歷過票證時代的苦惱。
票證時代對現在年輕人來說,簡直不可想象,不可思議,不可理解。
寧聲濤的有一個年級的學生曾經在不記名提問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讓寧聲濤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個叫做金義的男生問:寧老師你說我國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都還有憑票供應的商品,就是有錢都買不到東西,有錢還需要糧票、油票等才能買東西。我就不懂了,為什麼在改革開放之前會出現錢比票多的情況?
寧聲濤在上課的時候其實已經很清楚的從政治經濟學和歷史學的角度講解了中國的票證時代的艱難,也說清楚了票證時代的本質其實就是生產無法滿足消費,必須要定量的意思。
計劃經濟時期因為生產力水平低下,無法滿足人們的消費,為了保障供需平衡,對城鄉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按人口定量發行了糧票、布票等專用購買憑證,這些憑證通稱為“票證”。而票證時代簡單說就是中國計劃經濟時期按人口定量發行了糧票、布票等專用購買憑證來購買東西的時代。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生產力的發展還不能馬上轉變為大量的生活消費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寧聲濤甚至還講了課本沒有特別講出來的內容,新中國建國以後,生產力是大幅增長的,隨著幾個五年計劃,中國的機器大工業開始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優的發展過程。之所以人們的生活沒有完全感受到生產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還跟國家的積累和消費比重有關係。
一些國家重視積累,忽視消費,所以生產沒有及時有效的服務消費,這類國家一般都是被西方國家封鎖的國家,他們必須保持高積累來做好國防和其他一些事情,人民的生活消費自然就無法與生產發展同步。
一些國家重視消費,忽視積累,這些國家一般都是西方國家中的沒有大志,或自然條件特殊或體量過或地緣原因永遠也無法成為國際舞臺上的重要力量,因此沒有野心就無所謂積累,只要過得舒適就行。比如加拿大和北歐國家、中南歐國家等。
一些國家既重視積累又重視消費,這些國家一般都是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或者地區影響力,既有較高生活水平,又有較高的國家力量。比如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大國。
中國是個特別的國家,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國家,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十多個文明當中被西方列為六大文明搖籃,也被梁啟超先生稱為“四大文明古國”,這個民族曾經走在世界前列,正因為在奴隸社會時期走得太快所以率先進入了封建社會。整個人類歷史上,中國的封建社會歷史達到的程度始終處於最高峰,甚至在不同時期都只有個別其他民族和國家才能與中國相提並論,西方的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查理曼帝國等代表西方最強大的封建文明,卻分別在人口、gd、糧食產量、科技發展、文化藝術等方面無法達到中國同期的西漢帝國、東漢帝國、大隋帝國、大唐帝國、大宋帝國、明帝國的發展程度。
中國特殊的歷史使得中國永遠不能像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一樣躲得開樹大招風的情況,中國強大的歷史背景和體量也讓中國無法像其他如瑞士、瑞典、哥斯大黎加、土庫曼等國一樣宣佈永久中立。
中國這種情形註定了不做引領者就只能被奴役的結果,而且,中華民族和美利堅民族、日耳曼民族、英格蘭民族、法蘭西民族一樣擁有引領世界前進的歷史使命。那些認為中國只要跟在某個大國後面跑就能當弟在大樹下乘涼的人都是缺乏歷史政治知識的異想天開者。
換句話說,日本可以當弟,印度可以當弟,中國不可以,俄羅斯也不行,美國當然更不行。
覃叔叔是寧聲濤父親最好的朋友,也是到過寧聲濤家中的父親方面的親屬和朋友中次數最多的一個。
學時,覃叔叔就到過寧聲濤家中,一邊喝著酒一邊吃著肉,然後責備改革開放是一種錯誤和背叛。這個時候寧聲濤看過的書還不是很多,見過的人也不是太多,世面還很狹窄。不過他到是透過覃叔叔的口深刻的認識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的風采和崇高理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約很可能正是受到了這個叔叔的影響,寧聲濤對國歌國旗黨徽黨旗這些都變得敏感起來,逐漸習慣在電視機旁守著新聞聯播之前的奏國歌節目,慢慢的,開始當成了每一天必修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