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總在自己身上找問題,這樣的人一般都會內耗嚴重。
他雖一心為國,可他的思想已經先一步被腐儒禁錮。
太過溫和的人,如何能坐上那個位置?
扶蘇需要打破禁錮,接受新的思想。
她一定要讓這些,教壞扶蘇的儒生付出代價。
贏陰嫚覺得,父王想要長生不老,很大機率就是覺得扶蘇被教的不堪大用,大秦沒有個合格的繼承人。
說他追求長生是為了自己?
不,始皇的格局不會那般小。
陰嫚重新組織了語言,繼續勸說:“兄長你很好,真的很好很好。
可作為大秦的長公子,卻不能一味的好。
兄長可知,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強軍才是國家真正的後盾。
赳赳老秦集六世之餘烈,父王寧背一世之侵略罵名,是為了讓子孫萬代享福。
這叫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仁善是君子的底線,卻不能是大秦長公子的行事準則。
大秦以武立國,兄長如今卻缺少了這股子熱血果決。
請兄長暫且小心儲存好你的仁善。
待將來大秦國富民強之時,兄長的這份仁善,才能真正造福百姓。”
扶蘇愣在陰嫚宮裡呆坐良久,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去的。
腦子裡一遍遍的回蕩著陰嫚說的每句話。
陰嫚的話,與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卻又如此讓他震動!
從小父王便對他寄予厚望,可又從來沒有誇獎過他。
他以為是他不夠優秀努力,父王對他不滿意。
所以他便更加努力的學習儒學。
原來…是他努力的方向錯了嗎?
扶蘇的世界觀塌了,天地也塌了,他需要靜靜……
兄妹之間的對話,盡數被影衛一字不落傳到嬴政耳中。
這位每日埋首案牘,殫精竭慮的王,終於發自內心的笑了。
沒有什麼,比有人懂你更讓人開心的。
更何況懂他的那個人,還是他的子嗣。
扶蘇身為長兄,還要年幼的妹妹提點,實在羞恥。
懷疑人生的扶蘇雖然依舊懵逼,但手上的活卻是不能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