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國》
——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五千年前,我們和古埃及人一樣對抗洪水;
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玩青銅器;
三千年前,我們和希臘人一樣思考哲學;
兩千年前,我們和羅馬人一樣英勇征戰;
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
而現在,我們正和美利堅人一較長短!
五千年來,我們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視著一個又一個對手的崛起與消亡。
如果奇蹟有顏色,那會是什麼顏色?
我說,那一定是中國紅!
.....
“嘶!!!”倒吸一口涼氣,簡直就是震撼。
儘管已經有所期待,李豔紅髮現,還是低估了這篇作文。
可以啊!這個開頭,太震撼了!
迫不急待地往下看,“這....”李豔紅再次震驚。
“這是...議論文?”
開始看文體,她以為是散文,可是一路看下來,這個考生居然用散文的句式寫的是一篇議論文。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全都揉在散文裡。
首先,“奇蹟的顏色中國紅!”這是論點。
然後,一個個優美的散文文體組成的論據,映入眼簾。
“中華文明是獨立培育出糧食作物的5個文明之一。”
“中華文明是獨立馴化出牲畜的4個文明之一。”
“中華文明是獨立出現語言的17個文明之一。”
“中華文明也是最早使用鐵器的文明之一。”
“外國人說,中國在崛起!而我們說,不,我們是復興!”
“因為,在世界這個舞臺上,我們獨領風騷數千年,如今,也只是短短缺席了一百年而已。”
再往下看,為了論證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古來有之,文中又這樣寫道:
“中國從不缺少奇蹟,中國人從不懼怕危難!”
“因為,每當災難來臨...”
湖南人會說,“若要中華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