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規模小一點的、構不成地方支柱產業的,則是圍著各個大學、研究所的專家轉,他們缺的是才人,是技術。
還有一個蘇州星恆,創始人是中科院的嫡系,所以層次比較高。
齊磊還在角落裡看到了哈市光宇的那個宋總,一個人在角落裡顯得有些寂寥。
沒辦法,哈市顯然不屬於電池行業的發達地區,所以根本就沒請哈市的政府部門到會。
宋老闆雖然是技術出身,但也攀不上名門的高枝兒,那些名牌大學、國字頭研究所的人他一個也不認識。
最主要的還是,光宇經營的是鉛酸電池,在這裡面絕對屬於底層存在。
聽聽人家聊的是什麼,鋰電只能算務實,算不上什麼技術高地,人家都在聊前沿科技,什麼鋁電、鈉電,宋老闆根本插不上嘴。
齊磊也沒太在意宋老闆。放在平時,老鄉加關係,他也許對這位宋老闆熱心一些,可現在不是同情心氾濫的時候。
事實上,齊磊瞭解過了,宋老闆能來參加這個會,都是龍江那邊死皮賴臉地硬塞進來的。
老秦是本著平衡關係,照顧情緒的原則,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不管宋老闆,齊磊掃視一圈兒,疑惑問道,“怎麼沒看到tcl的人?”
拓爺一聽,趕緊說道,“tcl沒來。”
齊磊,“……”
說實話,比起中國電池行業的龍頭byd,齊磊更想看到tcl出現在這裡。
多插一話,byd在04年其實已經很強了,做到了世界第二。而且是當下兩大手機巨頭——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電池供應商,在技術上絕對的世界水準。
可是,齊磊真的更看好tcl。
原因很簡單,就齊磊要求的那個技術引數,tcl可能是最有希望率先達成的。
在原本的那個時空,tcl04年還沒開始做電池,可是在這個時代卻完全不同。
說起來,這其中還有齊磊的功勞。
還記得兩年前,就是夏普和鮑爾森帶著一幫矽谷大佬來中國考察的那次嗎?
齊磊和微軟的比爾蓋茨,還有英特爾的克勞格有過一次懇談會,當時聊的就是微軟的手機業務最好是找誰合作的問題。
比爾傾向於黑莓,而齊磊沒有藏私,告訴他們找黑莓必死,最優選擇就是找中國的新興手機企業合作。
那些話,比爾和克勞格都聽進去了。
回到米國,經過多番討論,他們還真的向幾家中國手機廠商發出了橄欖枝。
最後,tcl在波導、步步高、康佳等一眾行業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微軟手機的合作伙伴。
不得不說,tcl的領導層很有能力,也很有遠見。這要是換了一般廠商,基本就躺平了,米國人說怎麼幹,我就跟在屁股後頭怎麼幹就完了,反正有我一碗湯喝。
但是tcl沒有,高管開始更深層的佈局,力求在這場中米合作之中分得更多的利益。
於是,tcl的電池業務提前上線了。
他們花重金從米國、歐洲請人,都是鋰電學術界的大神級人物,快速的成立了tcl金能電池。
而且,主研務業就是智慧機電池。
雖然微軟的電池引數要求可能沒有齊磊這麼苛刻,但是,至少他們已經開始在這個領域行動起來了。
這也是齊磊很希望看到他們的原因。
可是……
馬拓此時說道,“他們和微軟是深度合作,必須要考慮很多因素,不來三石的研討會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齊磊點著頭,“理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