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九章 南海取寶

古董王面色稍霽,他再次端詳了一會兒手中的瓷盤,悠然的說道“這兩個瓷盤,至少值三十萬美元,而且還是保守估計。”

“我靠!這麼值錢吶,老哥,你喘口氣再下去吧,咱們這回可是發大發了。”

老楊瞥了直嚷嚷的李長青一眼,舒服的換了一個睡姿,沒有搭理他。

古董王眯縫著眼睛仔細觀察著手中的瓷盤,然後給李長青科普道“宋朝瓷器從胎釉上看,宋北方窯系的瓷胎以灰或淺灰色為主,釉色卻各有千秋。例如鈞窯釉,喻為海棠紅、玫瑰紫,燦如晚霞,變化無窮如行雲流水;汝窯釉含蓄瑩潤、積堆如凝脂;磁州窯燒出的則是油滴、鷓鴣斑、玳瑁等神奇的結晶釉。”

李長青直著眼睛看著古董王說道“我說,你究竟是買賣人呢,還是大學教授,怎麼懂得這麼多,說起來頭頭是道,把我都忽悠懵了。”

古董王白了李長青一眼說道“幹我們這行,你不僅要懂得多,而且還要了解其深刻的文化內涵,不然,怎麼可以做到財源囊四海般的生意興隆呢。你看啊,南方窯系的胎質則以白或淺灰白居多,景德鎮窯的青白瓷色質如玉、碧如湖水;龍泉窯青瓷翠綠瑩亮如梅子青青;哥窯的青瓷其釉面開出斷紋,如絲成網,美哉天成,是一種獨特的缺陷美。”

“停,停一下,老王,你能不能稍微慢一點說,讓我好好的消化你普及的知識。”李長青不適時的打斷了古董王的侃侃而談。

古董王白了李長青一眼,繼續按照自己的思路說了下去“還有這個定窯瓷,其圖案工整,嚴謹清晰的印花讓人歎為觀止;耀州窯瓷,其犀利瀟灑的刻花給人們以流動的韻律美。追求釉色之美、追求釉質之美,宋人在制瓷工藝上達到了一個新的美學境界。”

“既然宋瓷這麼值錢,怎麼在這遙遠的南海經常發現它們的蹤跡呢?”李長青饒有興趣的問道。

“說來話長,宋代各地燒瓷名窯迭出,官窯首屈一指。宋徽宗登基在河南禹州神垕鎮建立鈞瓷官窯,專門為皇宮燒造花盆、盆奩等陳設貢瓷。在他的主持下,鈞瓷表面燒製出異常奇麗、變幻無常的線條,由於後人難以仿製,故有鈞瓷無雙之說……”

古董王剛剛介紹到這裡,再次被性急的李長青打斷“我說,古董王,我又不參加這方面的考試,你不用介紹的那麼全面,你就直接告訴我,為什麼會在南海這裡經常發現這些沉船寶藏?”

再次被李長青打斷,古董王有些不高興了,他坐下來喝了一口水,長長的出了兩口氣才繼續說道“據說,荷蘭、葡萄牙商人最早將瓷器販運到歐洲時,瓷的賣價幾乎與黃金相等。據趙汝適《諸蕃志》記載,宋代的瓷器被運往全球50多個國家,最遠的包括非洲的坦尚尼亞等地。那個年代交通工具落後,半路沉船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南海這段是商船的必經之路,所以嘛,這回你懂了。”

老楊眯著眼睛津津有味的聽著古董王給李長青科普,這時他一翻身起來說道“給我兩個帆布口袋,我再下去一趟,李長青,你別傻看著,把那個尼龍繩栓在我的腰上,小心一點啊,拴緊了。”

再次下去,老楊輕車熟路,也不挑選什麼,在沉船那裡是鬍子眉毛一把抓,很快就把兩個帆布口袋裝滿。按照約定,老楊拽了拽尼龍繩,海面上的兩個人一齊用力,把兩口袋寶物拉上了遊艇。

看著滿滿兩袋子的寶貝,古董王既高興又犯愁,高興的是這回真的是發大發了,犯愁的是,怎麼進行包裝運回去。如果這些東西直接在海外拍賣,價錢要比國內貴上兩倍。可是,通關怎麼辦?

李長青好像是看出了古董王的擔憂,大大咧咧的拍著他的肩膀說道“老王,別擔心,老楊既然弄出來這麼多,他肯定會有辦法的。”

回到鎮南島上時,已經是夕陽西下,崔中校他們已經到了,跟著回來的幾個水兵正在從遊艇上往下搬運物資,海灘上的帳篷已經搭建完畢。

老楊也不客氣,直接進入一個寬敞的帳篷裡休息,李長青和古董王一人扛著一個大袋子,隨著老楊身後跟了進去。

老楊悄悄的問古董王道“你是準備運回國內,還是銷往國外?”

古董王犯愁的說道“去國外當然好,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可是,怎麼通關。就是回國內,這些東西也不好過關吶。”

“這些不用你操心,如果你回國內,我讓軍艦搭載這些東西。如果去國外,你先到那裡,然後跟我通電話,告訴我詳細的安全地址,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把貨物安全的傳送到你指定的地點。”老楊安慰古董王說道。

“這樣當然太好了,咱們趕緊再去撈幾次,然後我就直接去法國,到那裡再給你詳細的地址怎麼樣。”古董王興奮的說道。

“好吧,今晚咱們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我們再去大撈一把。”老楊回答道。

翌日一大早,那幾個軍方專家和水兵們就出發,對鎮南島進行勘察測繪,崔中校沒有同去,而是準備跟老楊同行,老楊告訴他安心守在這裡看家。有些秘密還是不宜過多人知道的,不然,太過於驚世駭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