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三章 搬空美軍基地

當年,老楊記得自己著實佩服了一把卡爾扎伊,他真的難以相信卡爾扎伊會有如此的膽略與氣魄。果然,時隔不久,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表示,阿富汗政府已經做好多國部隊撤軍後,繼續挽留美軍駐紮的準備,願意為駐留美軍提供9個大型軍事基地。

此後,老楊一直關注著阿富汗的局勢以及各家國際媒體對此的反應,作為唯一一家對駐阿美軍作戰部隊進行“嵌入式”採訪的中國媒體,《環球時報》記者對駐阿美軍大型作戰基地有深入體驗,也深知美軍長期駐留阿富汗的決心。

《環球時報》記者,在阿富汗採訪期間發現,美軍在阿富汗軍事基地的“永久化”建設一點也沒受政治爭議的影響,比如說將原來的簡易營房修建成甚至有地下指揮所的永久性建築。將阿富汗北部靠近中阿邊界的前蘇聯兵營整修成小城鎮的樣子,而在喀布林國際機場基地、巴格拉姆空軍基地和南部的坎大哈空軍基地內,《環球時報》記者看到的這些軍事設施幾乎相當於美國一個小城鎮。坎大哈基地內不但有兵營、哨卡、防線等軍事設施,更有供美國大兵休息娛樂的運動場,以及越來越多的永久性營房。《環球時報》記者甚至在一位為建設基地提供原材料的中國供貨商手裡看到,他的材料提供合同供貨時間直至2017年!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美國不停修建從各大型基地指向中國和伊朗的戰備公路。修建戰備公路一直是美國軍事作戰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備一旦有事,就可以迅速運送兵員和武器裝備。在與中國接壤的瓦罕走廊阿富汗一側巴達赫尚省,美國就悄悄修建了一條直逼瓦罕走廊的高等級戰備公路!

唉!一切都是在作秀,一切都是在為政治服務,啥也別說了,誰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老楊現在考慮的是怎麼把自己的這本經念好。

眼前空曠的基地中,除了散落在各處的帳篷外,遠遠的可以望見幾架大型軍用運輸機和一些裝甲車停靠在那裡,間或的會有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起起落落。

老楊對眼前的狀況還算滿意,畢竟他不是來殺人的,掠奪些軍用物資才是正道,也算是給囂張的,財大氣粗的美軍一個小小的懲戒,因為,老楊是和平的使者。他安排小豹隱蔽好,自己和李長青悄悄潛入基地中。

晨曦中的基地依然是霧氣茫茫,這就為老楊和李長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兩個人首先朝密集的帳篷群潛去,那裡應該是軍用倉庫的所在地。果不其然,裡面不僅是軍械倉庫,還有生活用品倉庫。

老楊讓李長青負責警戒,自己則暢遊在各種物資的海洋中。此次行動,老楊的原則是搬空,全部搬空,所有的東西都要搬空!即使是美軍士兵的軍服、內衣也不放過,讓他們光溜溜的,多麼的涼快。欺負了我老人家,你們總該付出一點代價吧,當然,這是毋需商量的。

雖然很多東西不是歸少目前很需要的,但是,這個時代的東西拿到那個時空去,即使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也是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進步意義。眼前用不上不要緊,起碼對美軍是有羞辱作用的,想想看,一旦美軍發現什麼東西都沒有了,那將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不說眼鏡掉了一地,很有可能會有人驚訝得掉了下巴。

老楊在倉庫區轉悠完畢,又朝機場走去。霧氣濛濛中,隱約可見幾個值勤士兵的影子在那裡晃動著,老楊示意李長青,該你幹活兒了。

李長青早就手癢的難受,這可是正中下懷,他敏捷的竄過去,也不跟人家招呼一聲,抬手就把人家幹倒,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讓人家一點反抗的機會都沒有。有什麼辦法,美軍士兵與李長青這個老牌特工的武技,本來就不是在一個檔次上的,再加上李長青採取的是偷襲的模式,自然是屢屢得手,百戰百勝。

老楊溜溜達達的在機場附近轉了轉,雖然他不認識這些大型運輸機的型號,但是,有一點他是明確的,那就是這些飛機目前自己的國家還製造不出來。要是送到歸少那裡,將來讓他手下有機會仿造出來,那可是推動他們科技進步的一大動力。

可是,目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歸少儘快的解決,這麼先進大型的飛機送到他那裡,包括那架b52遠端戰略轟炸機,沒有一個現代化的大型機場是不行的。可是,那個時空的那個年代,修築一個大型機場是不是過於奢華和不切實際,也許再過十年八載的,那個年代的經濟大發展了,這些大型飛機就有用了。眼下,這些掠走的飛機只能讓小美和小青代為管理著,反正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飄著又不費他們的力氣。

處理完這些飛機,老楊和李長青都覺得意猶未盡,兩個人對視了一眼,默契的朝掛滿了各種天線的帳篷走去。

這裡是巴格拉姆美軍基地的指揮中心,雖然已經沒有往日的喧囂,卻仍然是電子訊號閃爍一片,只是沒有幾個值班人員。動手打人的活兒自然還是由李長青執行,都打暈了好辦事,省去了很多的口舌,最主要的是讓李長青出出氣,痛快痛快。老楊的修為既然還不至於平靜如水,他自然會因此而心情愉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面對如此多的現代化通訊裝置,老楊覺得這把應該是賺著了,別說送給歸少了,就是拿給崔天順中校,估計他肩膀上的兩顆星馬上就會換成三顆星了。

得,先弄回自己的物流基地吧,到時候再待價而沽,反正是白撿來的,送給誰自己都不賠。其實,不是老楊摳門兒,現在就是送給歸少,他那裡也用不上,畢竟這些都是與衛星溝通的通訊裝置。這要是給歸少弄過去了,他再讓自己給他搞個衛星,那不是自找麻煩嘛,現在還是眯著的好,至於將來的事情嘛,到時候再說吧。

瞅了一圈,該劃拉的都劃拉淨了,老楊和李長青準備走人,剛剛走了幾步,老楊覺得有些不對頭,他駐足回頭觀瞧,靠!那麼一大片帳篷還在那裡瞧著自己樂著呢,怎麼差一點把它們忘記了。這可都是軍用級別的帳篷啊,抗拉又抗拽,抗磨又抗踹,冬暖夏涼的好東西呀!把它們都弄走,才達到徹底搬空的原則呀!

搬空巴格拉姆的美軍基地後,行走在山間小路上的老楊等三人心情愉悅,有說有笑的。按照老楊的計劃,下一個目標是辛丹德,它目前是美軍駐阿富汗最大的空軍基地,只是它距離這裡比較遠一些。

小豹有一個建議,在巴格拉姆的美軍基地附近,有一處境外暴徒分子的訓練營,他曾經以修理工的身份去過兩次,既然已經來到這裡了,就不應該輕易放過他們。可以說,這裡的每一個暴徒都是血債累累,死有餘辜。再說了,死裡逃生的小豹怎麼也得男人一回吧,君子報仇,現在開始,說報就報。

老楊十分贊成小豹的建議,馬上踏上小豹指引的路徑。老楊自有他自己的想法,小豹出來一回,經歷坎坷,多次出入境外暴徒分子的營地,九死一生。如果不留下一點念想,是否太遺憾了。

跋涉途中,老楊不僅自己經常給小豹留下精彩的影像,也讓李長青不時的給他拍照,阿富汗異域的風光與小豹風華正茂的年輕風采凝為一體。

老楊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小豹的這次遠行一個交代,如果沒有這些實證,到時候你滿身都是嘴也解釋不清楚。再說,這孩子受的苦,遭的罪,不能說了就了吧,總得有一個說法吧。

回國後,這些佐證真的幫了小豹好大的忙,成為他擔任派出所所長,兼任區公安分局副局長的極大助力。畢竟,那功勞是實實在在擺在那裡的,和平年代,有誰能夠有如此豐富的生死經歷。

越往山裡走,道路越崎嶇不平,越發顯得酷熱難耐。

李長青忍不住問道“交通這麼差,雖然便於隱蔽,可是,他們的補給怎麼辦?”

小豹回頭道“補給主要依靠空運,這是為了安全起見。”

“靠!美軍倒是挺捨得投入的。”李長青鄙視道。

“二戰後,這個國家的戰略眼光尤為突出,特別是在給別的國家添亂方面,他們無所不用其極。”老楊補充道。

“可不是,他們的屁股決定了他們的思維,在軍火商的頭腦裡,世界越亂,他們獲利的可能性越大,所以,世界上的各個角落都出現了他們的身影。”李長青一針見血的指出道。

“所以,給他們找一點麻煩,添添堵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兒。”老楊有理有據的說道。

“對,咱們說幹就幹,也痛痛快快的任性一把,不是有句話說嘛,人生難得幾回搏,咱們幾個就搏一把吧!”李長青豪情萬丈的說道。

喜歡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請大家收藏:()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