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道:“皇上還是讓奴才背您過去吧。”
“將柺杖拿來哦!”同樣的話重複了一遍,音調陡然拔高了幾度,任誰都聽得出來皇帝此刻心裡不大舒坦。幸好後面的張朝恩一路小跑著過來,將一柄沉香柺杖雙手捧了過去。
伏光拄著拐,慢慢的走著,芙蓉榭已經在望了。短短的一段路,伏光一步步的朝那邊走著,每一步都很艱難。但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終於走進了水榭。
水榭中跪了一地的人,只有李微端坐在那裡,見了小皇帝朝她走來,她緩緩站了起來,一臉欣慰道:“皇上,你做到了。”
伏光便要給李微行禮,卻被李微一把拉住:“好皇兒,今天是你的好日子,就不講那些虛禮了。看著你越發的好,母后比什麼都高興。”
伏光見這水榭中已經精心佈置過,他笑問道:“母后喜歡這裡嗎?”
李微點頭說:“喜歡。”
伏光見了船便也說要坐,李微答應道:“好。”
後來李微扶了伏光上船,這一艘船上永靖大公主、敬貴太妃、平王妃、皇子伏定一路跟隨。
李微坐在長窗下的美人靠上,伏光在跟前陪侍。
此情此景,伏光為了討好母后,特意道:“昨夜翻太白詩集,中間就有詠這荷花的,兒臣背來母后聽聽好不好?”
李微笑著點頭道:“皇兒新學了什麼句子,說來聽聽。”
伏光早已經在心中醞釀好了,接著開口吟來:“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採,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李微聽後道:“這詩用典不多,詞句清麗,句句都是好句。”
伏光見母后喜歡,臉上才漸漸歡喜起來,接著說:“可皇叔總說詩詞聯對不過是些小巧,微末功夫。不讓兒臣在這上面花大力氣,所以直到現在師父也沒教兒臣如何作詩。只讓師父教透四書五經,幾種政要。”
培養皇帝得有政治謀略,不是要培養一代才子。南唐後主可謂是詞帝,文學造詣極高深,但卻不是個好皇帝。李微明白趙騫的用心,她和伏光說:“才氣只是點綴,最要緊的是要學好治理國家的才能,多從先賢上吸取智慧。這些日子你的腿不好,朝會也沒去聽吧?”
伏光無奈的點點頭。
李微說:“國家大事不可不知,下面臣子的各種聲音不可不聽。你略好些之後還是得堅持出席每日的早朝,同樣讓內閣好好的配合你。”
一旁的大公主讚許的說:“太后賢明。”同樣又和伏光道:“等過了今年,皇上應該考慮給太后上徽號了。”
伏光忙說:“朕已經在考慮了。”
喜歡太后的現代紀事請大家收藏:()太后的現代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