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上學讀書,成績也都是名列前茅,家長會開會,林蔓茜都是被老師叫上去演講分享育兒經驗的那一個。
——這是林蔓茜眼裡,自己兒子的形象。
那在裴一眼裡,事情就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小時候帶裴寶寶洗澡,他就愛肆無忌憚地拍水玩兒,把浴室弄的一塌糊塗,不到爸爸生氣絕不肯從小黃鴨子堆裡出來。
偶爾和小夥伴們約出去玩,裴一不止一次看見,他把小夥伴們堵在牆角,威脅他們讓他們出去“頂罪”。
林蔓茜不在家時,一片青菜葉都不肯吃,裴一打他屁股,他就哇哇大哭,跑到姑奶奶那裡告狀。
上學讀書之後,經常不做作業,裴一有時候會抽空檢查他的作業本,覺得錯題的頻率不太符合他每次考試得到的成績,嚴訓逼供之後才知道,都是從同學那裡抄來的。
……
林蔓茜對裴寶寶的稱呼:
寶寶呀。小可愛。親愛的。小心肝兒。
裴一對他兒子的稱呼:
小兩面派兒。小白眼狼兒。小混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強烈的反差呢?
主要還是因為,裴寶寶三歲多的時候,和自己的小夥伴一起看電視。
結果在調臺時,無意間看見了一部電視劇的女主角在生孩子,表情痛苦,額角冒青筋,而後很久,才傳來小孩子的哇哇大哭聲。
裴寶寶就和小夥伴一起鑽研,
“媽媽生孩子究竟有多痛呢?”
小夥伴家裡的大哥哥說,“就和踢蛋蛋一樣痛。”
然後裴寶寶回家問媽媽,
“媽媽,你生我的時候,生了多久呀?”
林蔓茜正在補妝,隨口回了一句,
“從上午一直生到晚上,生了十來個小時呢。”
小朋友就震驚地捂住了嘴巴。
在他稚嫩的心裡,“媽媽為了生他”這件事,基本已經等同於“被踢了十來個小時的蛋蛋”。
於是他仰著小腦袋,對媽媽說,
“媽媽,我以後會對你很好很好的。”
“嗯?”
“謝謝你生了我,你真是個好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