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把這個訊息告訴紀元君。紀元君笑一笑,不多做評價什麼。
李言說道:“我應該顧忌一下你脆弱的心靈,不要在你面前說這些。但是現在最好了解一下這些人為什麼來到這裡,方便一會脫身。”
兩人研究了一會新聞和微博,大體理清了集會的目的。人們並不知道紀元君在這裡,來到這裡是因為兩方的罵戰最後沒有一個結果。也不知道誰先說官方應該我們普通民眾一個解釋,來證明誰的對與錯。然後這個提議就像是燎原之火一樣燒遍了整個評論區。
這些人紛紛約定好時間,最後一湧而上。一開始誰也不知道會有這麼多人來,只是以為一次像紀元君家前的那種小集會。來了才發現,事情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兩方陣營為了避免集會的沖突,嚴格的劃分了地盤。
這些紀元君的支持者們,他們負責堵後面。他們相信紀元君,要求整個網路向紀元君道歉。所以他們要求公佈充值返利的真像。
另一方是紀元君的反對者們,他們負責堵前門。這些人要求的同樣是公佈充值返利的真像,但是他們的理論支援就過分了一些。
他們聲稱紀元君能夠走到現在這種程度,是來源於網路上有人的支援。別人刷手機的時候不小心瞥了一眼紀元君的新聞,即使沒有點進去看看詳情,也是為紀元君漲了一份人氣。現在紀元君這個公眾人物,不好好的做大眾的榜樣,在自己的慾望下,扭曲成這種可怕的怪物,唯有一死方能謝罪。
這中論調迅速的刷屏了反對者陣營。並不是所有人真的想紀元君死,成為網路暴力的眾多兇手之一。他們更多的,是對於紀元君的仇恨,反正那麼自私的人,怎麼會因為這點汙名,像一個貞潔烈女一樣,一頭撞死在牌坊上。而且這種論調真的很解恨啊,這種壞人壞事,唯有這種評論能夠發洩出大家心頭鬱悶的情緒。
當然,也有些兇殘的人。支援的就是這個論調的本身,他們就是企望紀元君去死,死了的紀元君至少給後麵人做了一個榜樣。你可以做壞事,但是被揭發出來,你就要去死,以謝天下。這些人不怕成為什麼網路暴力的兇手,他們想要的只是一個太平的人間而已,不想要那麼多的傷害。
紀元君極其無語的點評道:“他們說的都非常有道理,但是我就是不想去死。”
李言也很無語。兩個人也做不了什麼,紀元君在哪裡醞釀情緒好好想想這些事情是如何發生的。
李言則是看這外面警員的電腦,他覺得能夠找到些關於女人的線索。為了避免許多法律問題,李言只能遠遠的看。整個二層雖然沒有警員,但也不能為所欲為。
紀元君得知了李言的想法,又變的沖動了起來:“我們隨意行動一下,電腦密碼什麼的,很好搞定。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記住密碼的,總會有東西提示他們的。”
紀元君的話倒是提示了李言,把他按住了不讓他胡作非為。李言開始在二層尋找可能存在的資訊,很快他就找到了他的目標。
那是一塊電子螢幕,上面顯示著每個警員的出勤情況和他們要去的地方。這是透明化執法的一部分,為的就是讓大眾可以直觀的觀察到警員的辛勞。當然,想要隱私和執行任務中的警員後面都會隱去目的地。
李言記得把他們抓到這裡來的警員編號。那個警員押送著二人到審訊室,應該是哪個局長的心腹之一。他的目的地很有可能就是女人的位置。
那個警員的目的地是一個大型的購物中心,這算是最靠譜的訊息了。接下來就是怎麼出去的問題。
紀元君想要直接發微博說自己在這裡,讓人群開始沖擊警察局。但是這樣帶來的附帶傷害太大了,對誰也不好。李言只是讓紀元君想了想,沒有讓他實行下去。
看起來只能稍微等待一下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