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對她這麼拍馬屁倒是不屑的厲害,冷哼一聲才接著說道:“太子殿下年輕有為,做了聖上那也定是明君,王嬤嬤做事還是留點情面為好,省的日後害了自己,還害了族人。”
“那是那是,多謝吳總管提攜,王英知道錯了。”
見王英認錯,吳慶甩了甩手裡的拂塵,才昂著下巴走了,他身後的四五個小太監也跟著他離開了。
等吳慶走遠了,王英才皺著眉毛,朝地上狠狠啐了一口,罵道:“呸,一個閹人還真把自己當主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就算再寵你現在也只能在地下寵了,要不是你是個總管,老孃才不稀罕拍你的馬屁,噁心的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登基大典選在正午,日頭最好的時候。
李景程穿著一身明黃色龍袍,頭戴金鑲玉旒冠,自宣武門走進宣政殿。戴著旒冠走路,就要求不能走的太快,否則珠簾是會打在臉上的,天子尚未登基便出醜是個大忌,但是李景程卻身子挺直,步子邁的不緊不慢,已有成為君王的風範。
李景程的龍袍拖地二米有餘,文武百官則是以文武為區分,跪在紅布兩側,靜靜等待李景程踏上前面的階梯,走到宣政殿門口,聽大太監宣讀聖旨。
皇帝立太子的同一年,便會寫下傳位聖旨,聖旨會被放在宣政殿龍椅後。
大太監早就站在宣政殿門口的臺階上等著了,他見李景程走來,笑著把手中的聖旨攤開,李景程則是雙膝跪地,靜聽他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太子李景程,人品貴重,深肖朕躬,承襲先祖遺志,應天順人,撫有區宇,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欽此——”
大太監的聲音清晰而嘹亮,響徹了整座宣政殿,殿外百來人全都仔細聆聽,沒有人出聲。
“兒臣接旨,”李景程伸出雙手接過聖旨,起身,然後向著文武百官說道:“眾愛卿平身。”
“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來人的聲音齊整而渾厚,可是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卻十分突兀地響起,“且慢——!”
“文丞相可是有什麼異議?”李景程靜靜地看向站在人群首端的李忠臨,雖然他眼裡含了少許的譏諷,但是李景程還是儘量用著溫和的語氣說著話。
“我自然是有。”李忠臨已經不說微臣,而是用我來代替。
他從人群中走出,邁上宣政殿前的臺階,走到李景程面前和他並肩而立。
看著李忠臨這般囂張的態度,李景程倒是沒有惱怒的神色,他只是先讓身邊的太監接過聖旨,然後才看向李忠臨,緩緩道:“有何異議?”
回答李景程話的不是李忠臨,而是從四面八方湧進來計程車兵,他們個個手持各式兵器,身穿鎧甲,不僅臉上帶著冷漠的神情,手裡的兵器也散發著冷芒,而剛剛還鴉雀無聲的官員們,此刻就像驚弓之鳥一樣喧鬧了起來。
“你覺得呢?”李忠臨看著李景程淡然的模樣,微微蹙眉。
李景程:“我沒有耐心,勸祖父還是不要與我打啞謎了。”
“好,既然如此,”李忠臨不不再看著李景程,而是朝著那些士兵,大聲喊道:“拿下!”
“拿下什麼?祖父是在唱戲給孫兒聽嗎?”
李忠臨命令是下了沒錯,但是那些士兵卻站在原地沒有動,彷彿沒有聽見他的話一般,直到李景程開口:
“拿下。”
輕飄飄的一句話,卻如平地驚雷一般,士兵們動了起來,不過卻是在讓路,後面計程車兵押著幾隊人上了前。
李忠臨看到後則是眸光一凜,心底湧出了一股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