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小少爺的智慧

趙匡胤平時打丫環、僕人打慣了,從來沒有誰敢跑著不讓打的。他見董遵誨跑開不讓打,心中便更加生氣,趁大人不注意找了一塊小石頭攥在了手中。他雖說力氣不是很大,但石頭有稜角,且比董遵誨的額頭硬度高得多,當然一下子便破了皮,動了骨。

董遵誨倒在了地上,董宗本還在不住口地訓斥:“看你那孬孫勁,少爺還沒打過癮,你怎麼就躺下了呢?”

還是丫環們看見董遵誨額頭上流了血,驚叫起來,董宗本方才把兒子抱起來,到藥鋪進行了包紮。

面對如此惡果,趙弘殷還是笑嘻嘻的:“這小王八羔子,腦瓜子還真好使,小小年紀就知道石塊比頭硬,還真不能小看呢!”

杜氏表面上生氣,實際上內心也是美滋滋的:“這個孽子,六歲的小人就把人家八歲的孩子打傷,還真有些力氣呢!還知道耍心眼呢!不過出手太狠了,得管教管教呢!”

她嘴上說管教,卻抱著趙匡胤親個不夠。

趙匡胤受到父母縱容,脾氣越來越大,手腳越來越狂,曾多次把比他大幾歲的孩子打得鼻青臉腫,用小木棍把丫環、僕人身上、臉上戳得鮮血淋漓。

趙匡胤越狂,趙弘殷越喜歡。他覺得,人善多人欺,馬善多人騎,亂世之中有些霸氣,才能夠建功立業,出人頭地。

為了讓趙匡胤能有大出息,趙弘殷精心選了一個教書先生,把趙匡胤送進了學館。

教書先生姓陳,四十多歲,骨瘦如柴,一撮山羊鬍須稀稀拉拉,好像鹽鹼地上半枯的荒草,已經青中泛黃,一看就是個典型的酸腐窮困的教書匠。

“最可悲的是教書匠,命苦作何商?

既不肯調詞架訟,又不會說地說房,

更不能爭行奪市把光棍創,只好把館商量。

大館六十金,小館三十兩,

不夠吃飯,只夠吃糠,半飢半飽度時光。

家有三石糧,不作孩兒王,

如蟲進羅網,如驢在磨房;

偶然有點事,人說工不長。

學生不用心,就與教書先生來算賬。

幾個銅錢事,一年一更章,

一交冬至把心慌,定了館方才坦蕩蕩。

如何是長方?如何是長方?”

陳先生雖說像《教書匠》歌中所吟那樣窮困潦倒,卻十分敬業,對學生要求很嚴,在洛陽城中很有名氣。但趙匡胤浪蕩慣了,入學第一天便把他氣得差一點背過氣去。

欲知後事,請看下回:酸儒斷腿。

喜歡狼食請大家收藏:()狼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