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章 麗人英雄論

郭頌裝扮一盲叟,由郭雀兒在前引領,裝作算卦先生探察了梁州軍情後返回邢州,得知郭雀兒雙親早已亡故,是一無依無靠孤兒時,便將他收為義子,取名郭威,留在了府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幾天後,邢州刺史史弘肇派郭頌為前部先鋒率兵偷襲梁州。郭頌領了刺史之命,第二日三更天起兵,人銜枚、馬摘鈴,神出鬼沒地趕至梁州城下。

深夜偷襲,求的是趁敵不備。用繩錨爬城,叮噹聲響;架豎雲梯,也不能寂靜無聲。

郭頌正為難之時,一個瘦小身影躥到面前叫了聲:“爹!”

郭頌見是義子郭威,訓道:“你不在家待著,跟來幹什麼?”

郭威說:“我跟爹攻城殺遼兵!”說著,拖過找好的一支長竿,輕輕靠上城牆,又將一條長繩系在腰上,便像靈貓一樣,輕巧地順著長竿爬上了城頭。

繩索在城頭繫好放下,郭頌方才明白郭威用意,急令人繫上繩梯,讓將士無聲無息地爬上了城頭。

城上遼兵夢還未醒,腦袋已經搬家。

城門開啟,郭頌率大軍湧入,沒傷一兵一卒,奪回了梁州。

梁州大捷,郭威以軍功升為小校,十六歲的討飯娃開始了他南征北戰的軍人生涯。

郭威聰明伶利,膽子大,點子多,將士們都喜歡他。郭頌悉心傳授,將士們也都有空教他,他吸取眾家之長,拼命苦練,不到幾年,武功已經在軍中躍居一流。仨月前,因暴打不平與市井無賴相鬥,失手將人打死,為逃避官府追罪方才在義父和州將的幫助下逃出軍營。

他身背命案,四處流浪,正是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從的煩惱之時,又遇這欺男霸女的惡徒,豈能輕易饒過?

郭威見柴榮姑美貌大方,又慮事周全,處理果斷,一股愛慕之情油然而生,向柴榮姑說道:“官場腐敗,處處汙濁,公堂之上更是黑幕重重。貪官汙吏說你有理你就有理,沒理給你造出理;說你沒理你就沒理,有理給你打沒理。你一年少弱女,受欺受辱,已經夠苦,理應遠避官司是非,何必再與虎狼周旋?好漢做事一人當,人由我殺,由我擔著。你快走吧!”

柴榮姑充滿感激之情,本待他提出如何酬謝,沒想到他卻催自己快走,心中更為他的俠義之情所觸動,柔聲說道:“你大義救我,我豈能撒手而去?我雖是女流,並非沒出過三門四戶、不瞭解官場規矩之人。你暫且躲避,我到得官府,看情況行事,或將你仗義勇為之情實說,或將你真實面貌瞞過,總比你自己出面要妥當一些。恩人莫要任性,快走吧!”說著,上前輕輕拉下郭威帽簷,稍遮眉眼,推他離去。

郭威重將帽簷掀起,大笑說道:“我不是怕事之人,大姐太過謹慎了!不瞞大姐,我在邢州曾與市井無賴相鬥,失手殺死二人,正在逃命。俗話說,蝨多不癢,債多不愁,殺兩個是死罪,殺四個也不能砍掉我倆頭。我怕什麼?你只管快走,莫要管我!”

柴榮姑見郭威自己生死不顧,只為她打算,不由得怦然心動,更不肯撒手不管。

她沉臉怒道:“有勇氣殺一兩個流氓無賴,就算英雄了嗎?有勇氣不怕死的除了英雄之外還有莽夫、匹夫,而沒有顯示出勇氣的人,也未必就不能稱做英雄。三國劉備不是戰場上的猛將,甚至與曹操飲酒時聽到雷聲便裝做嚇得丟了筷子,表現出一副懦弱無能的樣子,但是,他志存高遠,胸有大業,仍然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

“什麼是英雄?英雄可以被打敗,但英雄絕不會低頭!英雄不怕死,但死得有價值!我觀你一身豪氣,武功不弱。如今屬於亂世,亂世正是英雄豪傑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你理應儲存自己,砥礪志節,進德修業,抓緊機會,準備創造出一番事業,婆婆媽媽,拘泥小節小義,不過一莽撞粗漢作為,能稱為英雄嗎?你快快走開,再不走我就發脾氣呢!”

歷來美媚被英雄搭救,大都是柔情百轉,流淚哭泣,嬌滴滴連聲稱謝;膽大者更是“唧嚀”一聲拱進英雄懷中,嗲聲嗲氣,使媚放電。若是後世,還可能撲上前就是一個熱吻,叫一聲“我愛你,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唱得柔情百轉,愛意橫流,內心深處只不過是想讓那強勢人物繼續保護自己而已。

此種美女,在出身草根,憐弱惜貧,行俠仗義的郭威眼中都只不過是個弱者,從沒有動過男女情愛之心,哪怕是撲進懷中抱著脖子不撒手,他也是輕輕推開,轉身離去。他身背命債,腦袋掖在褲腰裡,隨時都可能丟掉,哪有那份閒心?

而柴榮姑面對救她的郭威,沒有俗套的感激之語,沒有廉價的柔情蜜意,不管自己仍處險境,首先想到的是保護恩人,開口便是讓郭威馬上離去,並且嚴厲訓斥他“婆婆媽媽”,沒真英雄氣度。此種異於常人的表現,若遇平常江湖人物,可能會認為是熱心腸碰上冷肝肺,倍覺沒趣,但郭威卻從中體味到了其中潛藏的深厚關愛,同時也被她臨危不亂的氣度、縝密的思考、莊重大方的言談徹底折服。

柴榮姑越是催郭威離去,郭威越是不走。柴榮姑發火往外推他,他乾脆轉身坐在了椅子上:“你又沒叫著我名字幫你,我殺人憑的是我個人興趣,與你何干?我就是不走,等著捕快來抓我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柴榮姑拉他,哪裡拉得動?抓著他手扯了半天,讓人看著,倒像二人互相緊握著手,都捨不得放下似的。

柴榮父親柴守禮見二人都不願撇下對方先走,提出一起脫離是非之地,然後再商量怎麼辦。

柴榮姑與郭威已是難割難捨,當然同意。

三人離開河邊小店,尋一漁船,渡過黃河,為避官府追拿,在外流浪數月,方才回到家中。

柴榮姑與郭威在躲避官府緝拿期間同甘共苦,相依為命,早已建立了深厚感情,柴榮父親便在家中為二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讓結為了夫妻。

柴榮姑和郭威在一起的時間,不管條件多麼艱苦,住處多麼寒酸簡陋,也不忘督促指導郭威學習讀書,並不著痕跡地在閒談中兼及處世應人之道及天下大勢。郭威在妻子的幫助下,學識大增,逐漸成熟老練。為了追隨一位氣度恢宏的領袖人物,以圖將來有出頭之日,他在動亂中不停地遷轉,直到投到後來的後漢高祖、當時的後晉侍衛親軍都虞候劉知遠麾下,才算安下心來。

由於柴榮親孃去世,無人照管,在此期間,柴榮姑曾多次將柴榮接到住處。姑母教他讀書識字,姑父教他習武。柴榮聰明勤謹,學習之餘,常幫著姑母照料家務,年令稍長,有時還出門做些生意,以貼補家用,郭威夫妻二人對柴榮十分喜愛。

哪知好景不長,後晉天平節度使石敬瑭在契丹人支援下發動叛亂,與身為後晉侍衛親軍都虞候的劉知遠展開惡戰,正在姑家居住的柴榮與姑姑、姑父在戰火中不幸失散。柴榮逃回老家,家中也已是一片廢墟,方知家鄉亦遭兵亂之禍。兵亂中家人多數殘死,只是沒找到父親和一個四歲的弟弟柴茂屍身。

柴榮大哭一場,只得四處流浪,後遇父親故交江陵茶商頡跌氏,先是跟著幹了一年,方才單獨往江陵販茶,當了行商。

柴榮這次從北方販了車傘到江陵,賺了十多兩銀子,留足路途所需,將本利購成茶具和茶葉,又往北販賣。再走一百多里就是濟州,那裡有他的好朋友和老主顧,一到就能很快出手。他細算算,這一來一往能賺三十多兩銀子,不由心中美滋滋的。

人心中得意,便好生是非。

欲知後事,請看下回:看客的疑惑。

喜歡狼食請大家收藏:()狼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