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章 拆遷

不過這些人總在白家催牛比的,白青禾也膩歪,剛好花園鎮這些年也發現的不錯,她跟陸嶽華商量了下,在鎮上買了套三層門面房,隨便專門賣女人坐月子補品:雞、鴨、蛋等。

這年頭吃的不愁,但就是難買到好的,雖說土雞蛋和洋雞蛋的營養價值是差不多一樣的,但是唯一的不同就是土雞蛋的蛋白質比洋雞蛋的蛋白質高,最是適合老弱婦孺吃補的。

沒成想她本來試試賣的,卻一發不可收拾。

不由的自己給自己又多找了事做,擴大了養殖,可誰又嫌錢紮手呢!

陸嶽華又聘請了兩個五十多歲的別村人,來松林子養雞鴨。這兩人是夫妻兩,經過兩個月的觀察是個可靠可用的,當然在這之前陸嶽華也是好生打聽了的。

這兩人男的姓魏,女的姓汪,白青禾跟陸嶽華稱呼他們魏叔魏嬸。

魏叔魏嬸是老家村裡拆遷了的,雖然有補貼,都在集體新農村處有了新住處,就是莊家離得遠,孩子們也不讓去辛勞了,他們就在家天天沒事做,幹慣農活的人,這突然閑下來是渾身不自在的,又著急。

也是打聽到陸嶽華這裡招人,他們正中的農村人,啥不會養個雞鴨還是行的。

那知來了,才知道原來雞鴨還能這樣養,還有那麼多門道,衛生要搞好,他們知道,可這每天兩遍的消毒……

不過想想也是,這樣就大大的避免了雞鴨發病。

頭一個月,陸嶽華是手把手的教著,魏家夫妻兩也是跟認真的學著,特別是還要種植那個什麼八寶粥的,不對是八寶景天的草藥,每天是要把那個搗爛了和水,給雞鴨喝的。

陸嶽華看他們上手了,索性就甩手不管了,只在閑時過來看一眼。

他也不怕這夫妻兩不給他好好幹,畢竟他給的一人三千,兩人就是六千,在鄉下可謂是青年人也就掙這麼多了,而且只要他們在固定的時間把要做的做好了,其他時間都是比較自由的,吃喝也是在這邊,不過得自己做就是了。

魏家夫妻倆覺得在跟在自家沒什麼區別的,又有錢拿,又有事做的,兩人是非常的認真,而且平時仇貴白跟傅元蘭也會過來跟他們聊聊,每天這裡還會有很多外來遊客看雞鴨是怎麼養的,魏家夫妻就會很積極的跟人解說。

魏家夫妻最是喜歡白吉了,看著自家的孫子差不多大的,人小嘴甜的,看著招人喜愛。

陳金光的遷回戶口也無聲無息的算是告一段落,不知是他自己不想遷回來了,還是他所謂的那個上頭的人沒給使上力,總之這事無聲無息了。

白家也根本沒在意那個把牛皮吹上天的人,他們只舒適的過著自己小生活。

經陳金光的遷戶口一事過去後,才出了三月,南窪村就穿來要拆遷的說法,日期定在四月份。這拆遷一說早兩年就說了,一直到現在才真正要執行。

可問題來了,這房子一拆遷,陸福銜的去向就成了問題。

因為他們這的新農村還沒有建,但是有補貼,也足夠他們鎮上買一套房住的了。

但是老頭覺得自己那還有兩個兒子,這房子買小了吧,不夠住,可要是買大了吧,他的錢又不夠,而且經過這裡面的他也看出來,還是得給自己留點防老錢才是正事。

於是就打了電話給那兩個兒子說了買房的事,後又讓陸嶽華給他們打,讓陸嶽華介紹鎮上新小區裡套房,或者也買個門面房,不過現在好的門面早沒了。

陸嶽華就先打了電話給他哥,給他們介紹了一棟三十多萬的三室兩廳和兩室一廳的小套,還有街尾比較靠後的門面房,因為現在只剩這麼幾間門面房了,雖然位置不是很好,但也可以。

這門面房雖然是三層的,可是單間,不過後面還有個十米的地方自己可以加蓋,如果那兄弟兩都回來,再在後面自己加蓋的話,也相當於兩家人,門面一人一半沒的吵。

只是這樣算下來的話,都是要三到五十萬。

陸嶽宏就說:“我們家的房子買了有什麼用?

我們現在在外面上班買了也不回去住,價錢也太貴,我現在沒有錢。”

陸嶽玶說法也是同樣,甚至他還說道:“我以後是不回家了,我們家那還沒有丈母孃家那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