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夥一定是在策劃某些陰謀詭計,為了大宋的平安,趕緊幹掉這個家夥!
按我說應該……
沒有理會腦海裡的亂糟糟想法,心蘭抬起頭莞爾一笑。
根據前後的對話內容,以及考慮到劉天的性格,他剛才應該是在試圖逗自己笑吧,因此——
“謝謝你。”
……
皇宮另一處,世民久久不能寐。
僅僅一聲怒吼,剛才還和自己談笑風生的內官直接便跪了下去,就連自家侍衛都沒有例外。最後,他也輕輕跪了下去。
世民知道自己終有一天也可以做到相同的事,因此並沒有多少異樣想法。他糾結的是父皇明明有大量優秀人才,卻不好好使用,甚至百般刁難他們。
這五年來,大宋表面上四海昇平,國泰民安,但實際上是父皇滿於現狀,不思進取。
作為一名君主,理應開疆闢土,威震四方,讓萬國來朝!
君主也是人,終究會長埋黃土,既然如此,若生前不能贏得生前身後名,做君主又有何用?
史書永遠不會過多記載哪個君王治下如何太平安樂,史學家們熱衷的是這個君主統治期間贏得了什麼對外戰爭,打敗了什麼外族,哪怕河圖洛書的史書亦是如此。
古蒙大汗已被劍聖殺死,大宋也恢複了國力,為何不派兵對古蒙進攻?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不是嗎?
古蒙勢力強大?這不過是忽悠世人的笑話,他們早就知道古蒙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聯盟,入侵他們的是一個叫蒙古的國家,雖不知蒙古現在的情況,但在精英盡喪君主死亡的情況下,估計已經一蹶不振。
從最近錦衣衛獲取的訊息可知,古蒙不僅是鬆散的聯盟,成員國之間竟還有血海深仇,常常互相攻伐。
比如說現在和大宋領土接壤的是清、突厥、高麗、西域聯盟、吐蕃、大理和安南幾國。
這之中,清與高麗常年對峙,哪怕沒有這是個假象,有鎮守山海關的吳家在,清兵絕對不可能入關。
西域聯盟也和吐蕃關系不善,但西域聯盟本身就是一個鬆散的小國聯盟,根本不成氣候。至於吐蕃,他們居住在昆侖山脈以南,要進攻大宋得越過蜀地。蜀那種叛亂之地別的本領沒有,保護自己國家總會前僕後繼,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擔心。
大理和安南亦是不和,只是這兩國比起之前幾國更弱,是古蒙中的墊底存在,世民也沒打算把他們放心上。
沒錯,世民一開始瞄準的便是突厥。突厥比起蒙古弱多了,內部還有東西政權之爭,這些年皇家在他的支援下,不斷在靠近突厥的邊界增派人手,試圖突破封鎖收集情報,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北伐突厥,好讓他獲取流芳百世的名聲。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可不僅是他一個人的野心,誰都不願身在弱國,人們迫切需要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國家無比強大,加上和平時期年輕人難以打破舊權貴的固有利益,戰爭正好為他們提供洗牌的機會,何樂不為。
有人說,混亂的時勢造就英雄,但世民覺得,應該是英雄渴望混亂的時勢才對。
他只不過是順應民意。
當然,若他們想要的和自己不同,世民不介意燒一把火點燃他們的意志。
走到窗邊遙望懸在天空的殘月,世民用宣告的口吻說道:
“能讓大宋揚威天下的人,唯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