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冷靜!”天蹲在分岔路旁的一處小山坡上,盯著遠處漸漸接近的宋軍。
他唯一能倚靠的手段是飛車上的攻擊魔法,但那種東西欺負一下鎮民還可以,想對付一支軍隊,簡直就是開玩笑。
因此天從一開始就只打算對付“主犯”。
天舉起雙手,發現自己竟然在顫抖,這也難怪,因為他一旦出手,很可能就只有死這一下場。
但複仇的慾望最終戰勝了理智,甚至吞噬了天的思考能力,他很快就站起來,做好準備。
……
“劍聖大人,為什麼要放慢速度?”一名將領問道。
能讓天做好準備的急行軍,在這個世界裡並不存在。就算是騎著一匹最普通的馬坐騎,也可以為之施展輕靈術、疾馳術等魔法來無視一般地形前進……至於魔法制造出的地形,漢軍不是沒試過,但都被謝浩俊一劍破除了。
迫於劍聖的威能,漢軍不得不想出“更好”的方法……此時謝浩俊雖無法完全掌握小鎮的情況,但也知道那裡發生了大事。
然而讓他疑惑的是,漢軍明明已經離去,但那股邪氣卻沒有遠去,反而朝他靠近,他便讓軍隊放緩了行進速度,打算看敵人準備做什麼。
當然,既然知道了小鎮的情況,謝浩俊就沒有袖手旁觀的打算,只是他們這是追擊部隊,貿然闖進小鎮反而會引起更大的恐慌,讓部下去通知後勤部隊的同時,他決定用明確的繞路行動來安撫鎮民。
“畢竟他們以後都會是我們的百姓。”謝浩俊如此解釋,不過這句話實際也是在和自己說。
作為一名帶領大軍的將軍,在戰場上是不應該有任何仁慈的,必要時,甚至可以將擋路的人——
“恨!恨!恨!”
詛咒一瞬間變得強烈,謝浩俊不由得吐出一口鮮血,搖搖晃晃就要從風龍背上墜下去。
“劍聖大人,你怎麼了?”
“軍醫快來!”
“謝浩俊大人,沒事吧?”
周圍的人頓時慌了,紛紛湧上來,謝浩俊好不容易壓下詛咒,準備揮手示意,突然從遠方傳來嘹亮的炮擊聲。
“敵襲!”
聲東擊西?
謝浩俊一瞬間就判斷出了這聲響的真實,用嘹亮的聲音下令讓大部隊朝聲源處沖去。
“我沒事,立刻去追擊,這是命令。”謝浩俊把不願離去的將領趕跑。
這些人的好意他心領了,但對方似乎打算沖著他來,不管是有備無患還是一時上頭,有他一人就夠了,誰叫他是劍聖……
“其實你根本不相信他們吧?”
“比自己的弱的家夥都是螻蟻!”
一認真對付詛咒,副作用馬上就跳出來作亂,終於有些不耐煩的謝浩俊眉角不易察覺地皺了一下。
這一次一定要結束一切。
沒多少人知道姜水天叛變之前,劉善和謝浩俊事先見過了一面。那一次會面,謝浩俊極盡了“舌戰群儒”的口才能力,成功打動了侍立在劉善身旁的姜水天,但他也看出了劉善……乃至他這一脈有著多麼可怕的執念。
他們依舊在追逐過去的榮光,將昔日的大漢奉為正統,固執地自稱為“漢人”,無時無刻不在緬懷那些已經如煙消散的輝煌。
劉善複漢這段期間,漢國的官員甚至提倡把早已不適應時代潮流,且不方便行動的漢服設為官方服飾,更甚之他們打算放棄秦朝統一的文字,用回不知哪國的周文字……好像不那麼做就不能證明自己愛國,好像不那麼做就是漢奸。
攻入漢中時,一大群官員在急著追隨劉善去殉國,他們也許是漢國的烈士,但這些烈士生前卻不思考如何治理國家,不思考如何為民請命,不思考如何阻止趁機在城中大搞破壞的逃兵,只顧伸張自己的“正義”,只顧做著能夠自我滿足的“忠義”行為……這一路上,看著漢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連十年前的大宋都比不上,還一副沒有希冀的表情,謝浩俊真的很想問一句,這些家夥是不是搞錯了敵人?
但他終究沒有問,他只是沉默地把這些舊王朝的餘孽消滅,把這些阻止華夏前進的攔路石摧毀……如今,他終於迎來了最後一步。
“死吧,罪惡的劉氏血脈!”
沒人規定聲東擊西只有一次,第二次是一顆巨石飛來,這讓謝浩俊想起了張良刺秦,不過那巨石的拋物線稍微有些古怪——
就像一個魔力低微的人用槓桿把巨石投來的。
“怎麼可能。”
就連腦中的議會也發出了鬨堂大笑,但謝浩俊不是那個策劃這一切的某人,他還能在副作用之中保持思考能力——有人以為冷靜就能保證思考,然而內曏者經常外表平靜實則腦袋早已一團亂麻,因此謝浩俊的做法是不斷思考,不斷求證,以此來判斷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