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世民的命令李藥師當然明白,但他的“謹慎行事”可沒那麼單純。
在司馬棣“助攻”之後,北方草原裡的敵人應該已經知道他們大宋打算出兵,就算對方無力來反攻他們,也會加強防禦……但那不會一直維持。
依舊是那個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時間長發現宋軍沒有攻來,敵人就會焦躁……當然,李藥師相信對方會像以往那樣派出間諜來,這時他會在眾人面前展露出一副“平庸且只求保守”的形象。
為的自然是麻痺敵人。
楊宇早就已經來過雁門關,他還帶來了三個錄音筆——當然就是心蘭準備好的“錦囊”。
“遇事不決,開啟聽下。”楊宇這麼囑咐。
不開啟不知道,開啟才發現明明是一副錄音筆的模樣,實際卻是投影儀,投影的東西也很簡單,就是幾個字。
“謹慎。”
“六花。”
“富貴險中求。”
最容易明白的無非就是第一個錦囊了,跟了心蘭那麼久,李藥師最是清楚心蘭和“謹慎”是距離最遠的人,或者說,她的謹慎是為了安撫部隊,所以人前她有多冷峻多冷峻,治軍也非常嚴厲……但實際上她思考出的許多戰術都非常大膽。
於是李藥師迅速想出了之前說的策略來麻痺敵人……不過這只是開始。
就算戰術再大膽,大戰略上還是需要謹慎,回歸原點,就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為此,他把張公瑾派了出去。
不得不說一下的是,錦衣衛早已重組,現在的錦衣衛指揮使是紀鋼,而張公瑾也因為假傳旨意踉蹌下獄。
但僅是“曾經”罷了。
司馬世民在為李藥師求情的同時,也幫張公瑾求情了,理由是他畢竟還是經驗豐富的情報頭子,殺了他未免太可惜,不如讓其戴罪立功,深入草原去打聽訊息。
這其實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張公瑾極有可能倒戈突厥,但是司馬棣還是同意了世民的請求。
當然,這個判斷應該是正確的,張公瑾本來就沒打算背叛,而且這次他也會兢兢業業去完成任務,原因是他依舊希望李藥師揚名立萬……雖然最後那點李藥師並沒有看出,但看出前面兩點就足夠了。
第二個錦囊中說的“六花”也不難明白,明看是在說他的六花陣,但實際應該是讓他分兵,但分兵的意義何在?聯想到第一步,李藥師心中很快就有了答案。
……
七月,雁門關的北伐軍發生了一起沖突事件。
由於不滿李藥師堅守不出的消極行為,楊家士兵大肆辱罵其領導的太原軍士兵,之後李藥師出面,用六花陣平息了事件,不料被人認出這是昔日假劍聖的技能,各路士兵一片嘩然。最終楊宇出面狠狠“教訓”了李藥師一頓,率兵離開雁門關,進駐在北邊的雲州獨立行事。
而墨家也率領各地精銳離開雁門關,往西南方向沿黃河駐紮……之後謝家、馬家、陸家等各路士兵紛紛散去,一時間分為六路分佈各處……不時傳出有屬於各路軍的斥候大打出手,網路上皆是唱衰這次北伐的帖子——
就連突厥的探子也這麼認為。
終於,在七月中旬的某一天,一支軍隊從平日死氣沉沉的雁門關沖出,其速度之快,宛若離弦之箭!
“富貴險中求……這一戰,我們要以最快速度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李藥師身先士卒,在最前方大吼。
北伐突厥戰爭,就此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