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松開了手,他當然知道父親說的那家夥是誰。
不知是不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楊宇自小就對皇帝很討厭。
皇帝的存在,皇帝這個制度,坐在皇帝位置的家夥……甚至包括擁有皇帝的這個大宋他都非常討厭。
“明明西方已經是君主立憲制,為什麼我們依舊如此落後?”
這樣的話,很難想象是六歲的孩子說出來的,但更可怕的是,這話是在他參加司馬棣的誕辰上說的。
當時楊家還處於被冷落的立場,之所以讓楊宇來參加,是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司馬棣氣消了不少,念及“怒不及小兒”,單獨把楊宇召來了建業。當然,實際上司馬棣從未討厭過楊家,只不過外人可不知道這些,楊靖和龍族公主更不會主動談起其中的內幕。所以大部分人包括護送楊宇的楊家族人,都認為這是司馬棣在尋求和龍族有良好關系的楊家進行和解。
畢竟,比起思考個人感情,他們更願意相信這一切是出自政治目的。
可惜他們制定了開頭的計劃,沒料到之後的發展,眾目睽睽之下,楊宇說出了極為難聽的話。
童言無忌,但如果這是有樣學樣,所代表的意義就不同了,不少人嘴角勾起,彷彿已經看到了楊家悲慘的未來了。
然而——
“不滿的話,你可以來取代我。”司馬棣咧嘴一笑,揉了揉楊宇的腦袋,一點也沒把這話放在心上。
眾皆驚愕,但他們很快就“明悟”了答案,無非是司馬棣想透過楊家和龍族搞好關系的決心非常強烈,甚至到了不惜容忍楊家不臣之心的地步。
可惜,楊宇沒有就此罷休。
“你這家夥,是在瞧不起我嗎?我可沒有開玩笑!”
眾人倒吸口氣,紛紛搖頭,心想楊家完蛋了,只是打臉比什麼都來得更快。
“我知道,因為只有喜歡才會不滿。”
在西方故事裡,龍的眼睛是全身最脆弱的部位,但反過來思考,正因為龍的眼睛敏銳,所以這裡才是弱點。
那是楊宇第一次嘗試抬頭和那個針對自己家人的皇帝對視,然後,他發現了這個居於大宋頂峰的家夥的本質。
“膽小鬼。”楊宇不滿地罵道。
司馬棣卻是哈哈大笑,將他抱了起來。
事後,很多人都贊頌司馬棣大度,同時在暗地裡罵楊家小兒註定不成大器,只有極少數人察覺到,盡管一副厭惡的表情,楊宇並沒有從司馬棣的懷抱掙脫。
在那一天,楊宇就明白了,在那個位置的是個沒有勇氣去改變這個國家的家夥,但這家夥同時也在不斷和這個國家的“極限”戰鬥。
簡直沒什麼比這更愚蠢了。
之後每年司馬棣都會把楊宇叫過去,而每一次楊宇都在罵他,司馬棣非但不生氣,反而一副樂呵呵的模樣。
有人猜測司馬棣也許就喜歡這套,而東施效顰的結果就是發配或處死,之後沒人再敢仿效,只能暗嘆楊家運氣非凡,被皇帝看上眼了。
面對這樣的謠言,楊宇本是報複本是發自內心,把批判的範圍上升到“見人就咬”,偏偏隨著年齡長大、知識面變廣,他越講越有道理,到最後那些達官貴人只能告到司馬棣那裡。
“既然沒說錯,那又何罪之有?”
告發者們無語了,只得夾起尾巴做人,但楊宇並沒有因此對司馬棣感恩,直到——
“那是你愚蠢,大宋以皇帝為尊自然有其道理。”一個面癱嘲笑了他。
“連你都為這個愚蠢的家夥說話?”楊宇怒。
“愚蠢這點我贊同,但皇帝的存在是必須的……考慮到你智力低下,我大發慈悲解釋一下。”
雖說有秩序的和平世界是普通民眾的追求,但可別忘了,天球和地球世界不同,這是一個魔法世界,在這裡,至強者有著輕而易舉影響一個國家命運的力量。
“為此,系統出現了,王權也為之而誕生。”
蓋亞意識雖然做了許多限制人類破壞環境的事,但它沒有妨礙人類的存續和發展,因此其下屬的各個中央魔法系統,為人間帶來了扶持王權的一系列特權,憑借這特權,一國之主能單憑系統的力量,和強者對抗。
若非如此,可以預見天球世界將是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但因為多了可以限制強者的王權,天球世界以微妙的三足鼎立之勢,在總體上構成了和平的社會。
當君王不仁,民眾可以讓王者“失天命”,在強者的帶領下將之推翻。
當強者不義,擾亂天下,屠殺無辜,君王能聚天下之力,將之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