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無正義,就算有,也僅是對小部分人而言的正義,這是很多人的認識。
心蘭無意為戰爭的正義性作解釋,就算他們極力避免損失,光是大方面抽調士兵浪費國稅這點就足已證明這是一場沒意義的戰爭了。
因此民眾罵他們是應該的。
但罵聲下暴露的問題更多。
心蘭仔細聆聽了那些話語,並且將之歸類,發現站在朝廷這邊的有四成,站在他們這邊的有兩成,中立僅是一成。
在經歷古蒙入侵之後,南方的人口已經基本與北方持平,支持者卻僅是北方一半,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南方的八王和一眾太守都在欺淩百姓。
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哪怕有開封這個全國第二繁榮大城,也無法改變南方生産總值兩倍於北方的事實。至於民生和民眾生活水平方面,南方更是遠勝北方,會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說是世民宣傳得太好了。
這和心蘭率軍出發之後,南方就解除了網路封鎖的做法無關,幾天時間還不至於造成一面倒的情況。真正的原因是世民長久以來的宣傳,以及人民對朝廷的天然信任。
南方也有進行一定宣傳,但僅是維護穩定而言,而世民的宣傳卻是向著“造神”的發展方向,想把自己的一切行為都冠上“正義”之名……這種透過愚弄百姓來穩固地位的做法,心蘭實在無法茍同。
只是,與其說民眾對朝廷的信任過於根深蒂固,倒不如說他們根本不打算去思考。
也許你早就注意到了,剛才說的只是七成人,還有三成也不是消失或者出錯,而是那部分人比起中立,更不如說是冷漠。
“大宋的死活和我有什麼關系?”
“有空關心這些,還不如關心明天吃什麼?”
“狗咬狗骨,最好就此四分五裂,說不定我還能趁著亂世混出個人頭地來。”
“……”
誠然,有些人的確因為生活所迫而無法關心自身以外的事情,別說是國家,就算是隔幾條街的事他都無暇去關心。但如此一來,他們也就不可能關心國家現在發生的事了。
會說出上述那些話的人,不乏有學識之士、富甲天下之輩、一派之主,甚至鎮守一方的將領也在此列。
然而,他們屍位素餐、為富不仁、甚至在背後傳播謠言,唯恐天下不亂……這樣的人,竟佔了三成。
加上之前那部分不打算思考的民眾,天下竟然有五成人不辨是非。
是教育出了問題嗎?還是生活還不夠好?
但那些人的學識真的差嗎?事實難道不是知道得越多心越野嗎?
還有人們真的過得不好嗎?讓他們過得好了,他們就真的會滿足了嗎?真的就會改變這一冷漠,甚至禍害天下的想法了嗎?
“別想了,你僅是聖療師。”
腦中突然響起一道熟悉的聲音,那是一直存在心蘭腦海的七道聲音之一。
“你真的有魄力去改變別人嗎?”又是一道聲音,只是更加低沉和無力。
“我……”
心蘭無言以對,只覺得自己的意識掉了下去,掉入萬丈深淵。
……
“我和棣的因果被切斷了嗎?”
臨近中午,心蘭醒了過來,還沒睜開眼睛,她便感受到身體的變化。
比起楊宇,已是聖療師的她,更能清晰感知到身上因緣聯系,只不過她不是個挾恩圖報之人,也就沒有向這方面發展。
技巧一途,並非只有一條路,創造和融合,就不比操縱因果要差。
只是如今大宋能做到幹擾因果的人,還是特意為了自己,心蘭都不用猜就能知道是誰。
但心蘭沒有嘆息,被幫助的人的哀嘆,是對幫助者的不尊重。
輕吸了一口氣,心蘭睜開眼睛,頓時就看到一臉喜色,唯獨眉宇間仍留著一絲憂色的燕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