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兩朝元老,尓朱永很清楚拓跋宏完勝先帝,透過“宅心仁厚”的政治作秀,他取得了空前的名望,光憑名望,拓跋宏就足以和尓朱永分庭抗衡,這是何等了不起的能力。可惜他實在太迷戀於操縱民意了,即使尓朱永用宋國的司馬世民來做反面教材也無法喚醒他。
“放心,我不會成為他那種人。”
怕就怕,你連那種人都不如。
這話尓朱永到底沒有說出口,只憑這些不滿就造反,成本太大,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太不合算,他不會做這麼愚蠢的事。
所以,他只能讓一個柱國先出動,自己則在等待。
終於,在5月27日事件幾乎過去一週之際,拓跋宏才召見了他。
只不過尓朱永沒有任何不滿,前面拓跋宏為他濫殺無辜而大發雷霆,這麼快就因為北方的事態緊急而與他冰釋前嫌,帝王的尊嚴何在?因此尓朱永很是理解拓跋宏冷落他的做法。
而且,在覲見拓跋宏時,他體貼地提出了能展示帝王威嚴的建議。
“需要我去把北海王殿下活捉回來嗎?”
死掉的北海王,遠不如一個活著接受審判向全天下道歉的囚犯有用,考慮到魏國在蒙古國實施大戰略後的責難,即使不請示拓跋宏,尓朱永也打算這麼做。
然而——
“殺掉他,不用留情。”
……
“皇兄,你真的相信古蒙能贏?”
“我能做的,唯有讓古蒙無論輸贏,社會都不至於崩潰。”
真正困擾古蒙的是生産力沒有釋放,經濟沒有發展開去,尓朱永以為拓跋宏在收攏人心,但誰知道他這些天去拜見了多少留在北平的“能人巧匠”,吃了多少閉門羹呢?
誠然,主要的人才早已撤走,但次一級的也是大魏乃至整個古蒙都求之不得的人才,他必須禮賢下士,用誠意去打動這些視他為敵人的人們。
討論侵略沒有意義,拓跋宏並不能改變這個格局,而且他很清楚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之前他在尋找解決辦法,現在還在尋找解決辦法。
比起思考古蒙和大宋的勝負機率,他要做的是不斷解決古蒙未來將要面對的社會矛盾。
是的,他是魏國的皇帝,但他也是古蒙的屬國汗王,出身如何他無法控制,但他能選擇自己的未來,能夠愛魏國,愛古蒙國。
拓跋明打什麼注意,拓跋宏很清楚,他個人立場是贊同能不戰爭就不開戰的,但既然事已至此,他就沒有立場停下來什麼都不做,也沒有立場什麼都不做讓弟弟逃掉。
所以他下達了殺死拓跋明的命令。
“如果你能逃掉,能最終證明自己的正確,那當然是最好,如果不能……”
拓跋宏把手放在胸前,對天立誓。
“那這個被星辰眷顧的國家,就由我來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