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宇文獺何德何能,讓於兄你如此厚愛。”
“宇文兄不必謙虛,你的才能我很清楚,而且,這個世上並非鋒芒畢露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我是這麼認為的。”
相比起高悲這個八柱國排行第二卻聲名遠播的人而言,宇文獺就顯得低調多了,手中掌握的兵力和領土都不如前者,世人談起八柱國第三,總是爭論不止,但在高階軍官之上的人物眼裡,這個人選只有宇文獺。
別的不說,就說封地管理,魏國之人自詡古蒙之中的文明國度,但這次南下由於沒帶本國民眾,也沒有經營,結果很快就在各自的封地之中原形畢露了。
好的,嘗試和沒有來得及南下的宋人溝通,讓他們協助,蠢的就直接奴役,和那些野蠻的蒙古突厥根本沒什麼兩樣。
唯有宇文獺,充分利用了“文明人”的優勢,實地考察後,讓士兵閑時就去進行生産,空閑時間進行訓練,以彌補勞動力的不足,至於本地的宋人和流浪的宋國難民,則是先把他們整合起來,再根據能力重新劃分工作,保證工作,也保證住房,以迅速恢複生産能力為第一目標。
如果是高悲的話,一定會恥笑宇文獺這是準備做個長期的縮頭烏龜,但這也意味著宇文獺的經營能力出眾——魏國不是來大宋大殺一波就離去,而是要把這裡化為永久的領地,因此只會打打殺殺的高悲和宇文獺應該選哪個,答案不言而喻。
當然,宇文獺的陣容比之高悲差得有點遠,但他于思敬不是來了嗎?
作為八柱國之一,于思敬不是什麼擅長單挑的人,率軍也許也就和高蘭陵差不多水準,不差但在柱國級裡不太夠看,只是就像華夏大地的三國時期的故事那樣,漢主劉邦身邊也不盡是韓信樊噲而已,還有蕭何陳平張良之類的人物不是嗎?
而且,宇文獺並非沒有野心,經過一番勸說推讓之後,他鄭重地朝于思敬一抱拳。
“謝於兄如此看重,獺必定成就一番事業報之。”
于思敬哈哈大笑,卻是突然跪倒在地。
“宇文兄……不對,主公,請原諒我的獨斷。”
“於先生請起,你所說的原諒究竟是何事?”
宇文獺立刻就接受了于思敬的改口,只是他更注重的是這話背後的內容。
“是這樣的……”
于思敬正要說,卻發現預料之中的一人已經過來了。
“宇文大人,我如約來了!”
正是八柱國之一的侯莫陳,其以勇猛而著稱。
高悲是很強大,但如果於思敬率先表明了態度,或者已經跟隨了有能力和高悲相提並論的一人,那麼其他人心中的天平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傾向八柱國更多的這一方。
當然,選擇告知那些人是一門學問,但于思敬賭對了。
宇文獺連愣神的功夫都不用就明白了于思敬借用了他的名義去做了什麼,當即沖到侯莫陳身前,臉上激動與感動同在。
只是這邊招納安撫的話語還沒說完,卻又有一人摸了過來。
毫無疑問的八柱國之一,賀拔,勇名不亞於侯莫陳的人物。
“今後必定唯宇文大人馬首是瞻。”
沒什麼比兩個柱國齊聚宇文獺身邊更有說服力的了,賀拔心中的遲疑迅速消除,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歸從之意。
但這還沒完,最後趕來了一個于思敬都沒有料到的人。
“您怎麼來了?”
八柱國之中有拓跋英這樣出自皇室直系的人,也有一名皇親國戚存在,只不過比起其他人,他更大的作用在於人脈方面。
這人就是八柱國,獨孤疑。
于思敬沒有邀請他,也相信其他人不會邀請他。因為和獨孤家族聯姻的,除了皇室還有高家、尓朱家以及一些不在軍中但掌控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名門望族,獨孤家如此的地位,無論魏國局勢如何改變地位肯定都是鐵打的,根本不需要冒險,也不值得冒險,所以于思敬這個自比蕭何陳平的人也不禁呆住了。
宇文獺也很吃驚,但還是上前恭敬地迎接對方,只不過獨孤疑很是急切,一把抓住他就道:
“我的女兒今年就滿十八了,宇文老弟你的兒子可有訂婚物件?”
就這樣,北魏八柱國形成了兩股勢力,準備在解決尓朱永後掌控魏國的實權。
皇室?
很抱歉,他們一開始就沒有將之放在眼裡。
“果然走到了一起。”
在營中坐禪的楊大目輕輕睜開那似乎早已洞悉一切的眼睛,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