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衛清想反駁人心也有可能是被它培養出來的。可是後來他漸漸明白了,也許人心和經歷有關,但選擇怎樣看待一件事物的,在那一剎那選擇走向那個分岔路的人,是自己。
即使沒有人身自由,人心也是自由的,所以才有了革命和反叛,現在也是如此,那些人會想著反抗世界,是因為他們內心的自由和不甘。
說他們在做蠢事,不是衛清小瞧他們,人類做的蠢事可不少,然而能夠堅持地做那天真得過分的蠢事的人,最終都走到了大部分人之前。
敵人是如此,他還有蜀地那群孩子也是如此。
不同的並非是蠢事的高低,而是相互之間的抉擇不同。
所以他們成為了敵人。
匈奴的大軍到了,大概有六千人……誰說古蒙人不懂謀略,這不,在西北戰區的光明正大燒殺搶掠的部隊明顯就是幌子,這六千人居然悄無聲息地來到了他們的後方,帶隊的還是數名八階魔法師,除卻一人是明顯的統兵之將,其他人都是殺手。
這怕是匈奴最優秀的暗殺團了吧?
如果衛清猜得不錯,世界這一次選擇了站在他這邊,對方才會如此焦急抓狂。
但就他自己而言,世界的偏向根本沒所謂,當然,對於蜀漢的子民來說,這是好事。
可惜這份好事不會落在每一個人頭上,幸運的國家不代表就不用戰爭,也不代表其子民不會因戰爭而喪命,所謂的上天眷顧,不過如此。
它太重視宏觀的推動了,所以它才是它,但衛清是人。
如果它要出手,大概是會等到自己身邊的人死得一幹二淨的時候吧?
然而,他不會容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衛清靜靜地等待著,和士兵們一起等待,敵人開始了沖鋒,然後——
“感受到了……那就是你們的主帥嗎?”
聽力優秀的暗殺者們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衛清沒打算讓他們理解。
因為沒必要,他們馬上就無法理解了。
從物理上變得無法理解——
“子、醜、寅、卯……”
那是十二道光,從字帖出飛出的光芒。
衛清只有一劍之力,大薩滿算到了,這一能力能儲存在字帖上,只是力量會衰弱的特點,也透過大宋內戰時期的情報得知到了。
世界也知道。
所以衛清理應必輸無疑。
對衛清而言,這也是即使揮出十三劍都無法解決的局面。
所以他只有一劍。
還是隻有一劍。
十二劍和身上儲備的一劍合一之後的一劍。
量變質變只是末流。
這一劍,還凝聚了精神和靈魂。
“天地,理應不仁。”
劍光瞬間就吞沒了眼前的大軍,湮滅了那些暗殺者,隨後,光柱直沖雲霄,化為光之長矛穿過萬裡長空,然後在那數十萬大軍的匈奴大營落下——
“擋住了嗎?看來正面對決,我還贏不了。”
說完這話,衛清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般,帶著部隊繼續前往目的地。
盡人事,聽天命……
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天意如何,就當耳邊風一樣聽聽就過,不聽也無所謂。
這便是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