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4章 出蜀

“至於我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原因有兩個。一是需要保衛家園的不僅是我們,甚至有些人已經失去了家園,我討厭這樣的事,也經歷過,所以討厭到不願意看見視我們為同胞的人有相同的遭遇。”

“二是那從天而降的光炮被擋住了,我們的同胞幫忙擋住的,事實上我們可以採取很多方法來回報他們,但很不巧,我們沒有財力物力。”

“我知道大部分人也許心中依舊有怨恨,我們省府的原則是不逼迫你們,我也知道沒什麼比保衛自己的家庭更重要,所以我保證,絕對會留足兵力擊敗西面的敵人。而在那之上,我希望你們以志願的形式參加。”

宣告結束了。

但這不是姜艾的臨時起意,吐蕃很強大嗎?並非如此,只不過盤踞昆侖山脈的它們佔據了絕對的制高點,能夠隨時攻下來,而蜀軍難以攻上去,這才顯得吐蕃強大罷了……在大宋整體的佈局之中,他們並不把蜀地的戰力看得太重。

不瞭解的人認為他們依舊心懷怨恨,瞭解的人以為他們已經瞭解蜀地只會保家,僅僅讓部分願意出蜀的將領支援一下。

但他們能做的不只是這些,他們不僅能戰勝吐蕃,還能做得更多。

使命感?同情?愛國?為了報答恩情?如果說都有,或者都沒有,僅僅是隨波逐流你信嗎?

霍長生的事是個契機,在眾人的提醒下,趴在地上的姜艾思考了許多。

他的初衷是狹隘的,卻導致了完全相反的結果,而可笑的是,他自己也是想這麼做。

他況且如此,蜀地人民,大宋人民,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還會少嗎?

他覺得自己必須做些什麼,作為主持蜀地事務的高層,他們不能隨波逐流,不能任由人民自發行動,民眾理應是自由的,但民眾身處的位置註定了其目光短淺片面,所以他們必須引導民眾。

感性、選擇就交給民眾,而他們只需要理性分析蜀地的能力,然後告訴民眾,蜀地能做到什麼,應該做什麼。

“那麼,你認為會有多少人響應?”馬淵問。

“一百萬吧?”姜艾想了想。

“這麼多?”馬淵故作吃驚。

“誇張了吧。”廖化那是真的驚訝。

大宋在開戰前夕合計十億人,雖說蜀算是三國之一,但實際人口只佔天下九分之一,其中八成於蜀地,大概一億人,戰後衰落戰亂期間遷移一千多萬人,因戰亂減少數百萬人,到劉天姜艾等人主政,蜀地大概八千萬人。

和地球志上不同,華夏之地的國家從秦國時期就開始了精兵計劃,雖然三國時期標準有所下調,但三國總兵力一般不超過六百萬的,到了大宋時期,再次精兵化之後,只有三百萬常備軍,預備隊不到百萬。如今姜艾說能有一百萬志願士兵,那簡直是開玩笑。

當然,因為內亂結束不過數年,不少平民依舊有戰鬥力,可誰不想享受和平,誰不想優先保衛家園?所以……廖化的確不夠其他人聰明,但他會隨眾,會觀察別人的表情。

所以他發現馬淵、狄傑幾人的笑容都非常詭異。

不是嘲笑姜艾想得太美,而是——

……

“那就好。”聽到姜艾讓眾人選擇而不是強迫,霍長生鬆了一口氣,“最後大概有多少人報了志願。”

也許是西北軍高層都以為蜀地搞出志願這一操作是開玩笑,所以即使知道了這一訊息也沒大肆宣揚,畢竟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

而因為沒有聲勢,所以霍長生也先入為主這麼想了。

“之後的事我不知道,但我離開cd的時候——”

衛清雖然是在微笑,但他拍在霍長生肩上的手卻莫名有股沉甸甸的感覺。

“大概有三百萬人報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