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我還不會傻到攻入敵營,我只是在海上騷擾一下敵人。”
陸抗被說服了,或者說,他自信能夠把陸瑜的一舉一動掌握在手中。說到底,他還是不信陸瑜,因為陸瑜到頭來還是要藉助自己的力量,而且現在海上並非主要戰場,而是進入了遊擊騷擾的局勢,陸瑜就是這裡取得一點小勝和小敗能說明什麼?也就看不清局勢的人才會在這種事情上和他爭論。
“還是需要磨練啊。”
陸瑜卻是猜到了陸抗在背後的感嘆,他的確不夠自立,但只要取得成果,陸抗也就無話可說了。
迷之自信?笑話,千萬年來,無論失敗者還是成功者,最初上路的時候,有誰是沒有幻想過自己取得莫大成功的,自信不是失敗的原因,最終變成自負是因為準備不足,空口說大話。
水軍的一軍比陸軍要小得多,大概就只有五千人,這之中四千人是常規戰力人員,其他一千大多是海船的操作技術人員。魔法發展到這個時代的水準,也不是說技術人員有多高技術,但操作一下動力爐,維護一下船上的裝置的知識儲備是必須的。
真要發展到接近戰,這一千人肯定大部分都要上,但他們由於分心在技術上,戰力肯定低一檔,不歸入常規而論也是正常。
那陸瑜憑什麼贏?
憑的就是跳出家族為上這個圈子,只靠一個人只靠一個家族的力量取勝,在劍俠之後就不存在,也不應該重新出現了。
想要取得成績,最好的辦法是聯合其他人,互補互惠。
這麼漂亮的話,陸瑜能說,但一般說得沒那麼好,因此這自然是出自心蘭之手,聯合作戰一直都是她推行的戰略,想要跳出陸抗手掌心的陸瑜可謂與之一拍即可。
而既然心蘭介入,技術提供自然不會少,其實海軍的技術進步一直都有,但那只是按部就班的提高,陸瑜要的則是更激進的變化,比如鐵索——
“還有什麼要求?”
剩下,無疑就是要人,韓世的做法並非罕見,組建自己的草臺班子是慣例,問題是陸瑜的號召力能找到的優秀人才不多,需要心蘭幫忙。
“是否可以幫我聯絡上海族中人?或者說,聯系那位申城的東方明珠?”
然而,如果憑借外來之人,即使最終取得成果,陸抗還是不會有太大觸動的,陸瑜要證明自己,必須用現有的牌,必須用陸抗不想用的東西。
至於海上有什麼東西?
乍看海上不是重要戰場,但高麗的玄武海船都在海上,在海族開始幫忙他們並取得一次戰果之後,為了儲存實力,玄武海船都是紮堆行動,加之他們發射的巨大金肥子海陸兩棲,威脅極大,因此他們一直沒有再次取得大規模消滅玄武海船的戰績。
當然,那即將會變成歷史,陸瑜很有自信。
陸瑜的邀請,東方明珠很快就接受了。原因無他,與其說是心蘭指導奪回失地的戰略方針,不如說這是民意所趨,尤其是作為前線的申城人們,都在為讓這座城市不再是前線而努力。
再就是,出蜀的軍隊已經支援到了中部,進一步加強了中部軍抵抗魏國的能力,大概下個月中,東部也能得到支援兵力了。
有兵,就有實力,有實力,就會想進攻,這便是大勢。
哪怕是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