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思維害死人,現在就是這麼個情況。
因為一百年前大宋在赤壁之戰用過紅水陣阻敵,因為八年前再度施展紅水陣阻擋鐵木真南下,就下意識認為大宋這次會一個戰陣用到底。
殊不知心蘭解決了大規模天地十二陣必須適應環境的弊端,而袁方則把袁家絕學獻給大宋,結合李藥師和劉天燕雅的戰爭,現在大宋幾乎可以把大部分天地十二陣輪番用在長江甚至別的什麼地方。
破解難,破解途中戰陣還不斷變化,那就難於上青天了。更不要說,袁方還帶著改進戰陣的任務而來。
“袁家到我這一代,是時候改變了。”
匹夫無罪,懷璧有罪,袁家的悲劇除了和其有非分之想有關,還因為他們一直擁有著四個十絕陣。
內戰結束後,看到執迷不悟的袁地煞,袁方封印了他的力量,並且把其最後的倚仗——戰陣的知識獻給了大宋。
“就當我毫無野心,我還想娶妻生娃,我可不想日後還提心吊膽過日子。”
在心蘭的建議下,袁方過上了拿專利費過日子的生活,偶爾研究一點陣法成果出來,保證自己在陣法界的地位……只是袁方沒有忘記自己當初跑出來是為了什麼,於是他承接了心蘭的任務,和在西面的某人一同為大宋出一分力。
東魏也許他們不如尓朱永楊大目高光,但如果你承認魏是古蒙的大國,東魏軍毫無疑問就是一軍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了。
東魏軍的進攻之強大,絕對是不容忽視的。高悲麾下大將斛律黑夜,論統兵能力,連尓朱永都自愧不如,當初陳暮雲也是晉升到聖者才壓制了他。
因此,這是一個離軍神只差一線的人物,加上高悲自己也是人傑,段韶、高蘭陵、慕容紹等都是足以與大宋八王不相上下的人物……故他們做出了一個決定——避其鋒芒。
統兵厲害?將領厲害?
那就不和你玩這些,來吧,來闖陣吧。不是袁方託大,一是他的背後連線的是供給整個長江施展天地十二陣的能源系統,雖說分成每一段就少了,但要和十萬大軍比劃一下還是可以的。
二是隻要他們敢進自己的兩極陣,那就一定有傷亡,他在其中加入“獻祭”的概念,要破陣,就必須見到一個有頭有面的將領的血光。
和古時候太公每次破陣都要送一將去死同理。
當然,如果東魏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一切都還是可以談的,問題是他們並不是那麼單純。
從東魏這個名字就能看出,高悲自從建軍那刻起,就把宇文獺那軍視為死敵,潛意識中還有取代魏國的深意在內。
但要維系這份野心,他就必須保持強大,因為宇文獺和他完全相反,是擅長防守運營的角色,沒有絕對的優勢,打到最後,輸的反而是他。
因此,他們闖入兩極陣判斷到無法低微損失就獲勝,他們就萌生退意了。
而袁方也不過分阻攔他們的退出,甚至還傳音表示恭送他們。
高悲那個恨,可是那份比天高的野心使他不得不接下這一陽謀,再說,尓朱永和楊大目那邊的情況他也理解到了,連這兩人都無法攻進去,自己有什麼理由去強攻?
愛國,劣勢才說愛國才說堅持,優勢都是想怎麼攫取優勢的好不。
就像屁股決定腦袋,戰略目標決定行動,只想牽制策應的東魏軍選擇了退回廬江區域,紮營和袁方相望。
美曰其名叫等待時機,可是如今還有什麼時機讓他們等嗎?
……
“國之興亡,就看我們了,此戰不容有失!”
這句話出現在宋人口中,是不會有太大的違和感的,但問題是……好吧,這家夥的確曾經是宋人,只是如今他喊的口號,物件是為了古蒙。
這就很微妙了。
然而,吳四季不覺得尷尬,反而越來越起勁,一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已經背叛,不,一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已經換了祖宗,並且在殺舊主立投名狀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