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的路上,燕雅等人不再狹隘,第一時間就把他們瞭解到的情報發給蒙古和魏,可惜的是,蒙古已經決定躲進桃花源裡避世,而魏國,在瞭解到現狀之後,除了一臉苦笑,卻是無可奈何。
燕雅雷天化等人主要探測的是耶律文殊,可魏國不敢如此偏頗,他們走得更慢的後續部隊探測,最終帶回了一個可怕的訊息。
遼軍身上怨念之火,來源於耶律文殊,以共享的性質存在,其中蘊含的屬性也和主體無二,都是中天位層次的“怨恨”屬性。
怎麼說呢,作為古蒙人,他們相信星將不會出手剿滅他們,但光是如今的遼軍,他們就難以匹敵了,何況如果他們僥幸抓到機會圍堵耶律文殊一波,從燕雅等人的情報可知,那個星將會出來護住他“不死”。
這還怎麼打。
所幸的是,尓朱永雖然看不起拓跋宏,認為他無法帶著魏國走向輝煌,但要保住魏國延續的話,拓跋宏可是當仁不讓的魏國第一人。
只因他會放棄。
1月31日,偵查部隊剛回歸宋土,遠在洛陽當半個人質的拓跋明就收到了不加掩飾的資訊。
發信人是他的哥哥,魏國國主拓跋宏。
內容多是魏國本土民眾被燃燒的軍團迫害的慘狀,還有燃燒的軍團的可怕之處,最後是拓跋宏的家書……如果算是的話。
“皇弟啊,朕真的很擔心,也無法想象這群東西有朝一日攻過來時會造成怎樣的慘狀,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拓跋宏能理解兄長的處境,但他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發這樣的訴苦訊息過來。
然而大宋有的是明白人。
“這家夥,是打算‘借荊州’?”劉天看完哈哈大笑。
這沒什麼難猜的,和他那個說出“如果還了地就無處安身”的祖先差不多,拓跋宏現在就是這個意思,不過,諒他也不敢有借無還,就是大宋必須幫他北上禦敵而已。
只不過很快劉天就不笑了,因為這是很有效的做法,那家夥一定會答應。
“我提議,我們應該答應他們的請求。”
第二天的會議上,心蘭道。
“不,心蘭殿下,請等一下,這麼做擺明就是讓我們的戰士去送死,還是為的我們的敵人,這樣做……”
即使不是心蘭有意讓權而用提議的形式,他們也要跳出來反對。
“不,我一個人就行,沒必要所有人都去。”
心蘭自然是考量過這一問題的,她也不會做犧牲士兵性命去幫助外國這樣的“義舉”。
士兵們願意保家衛國,但不希望自己被當成談判桌上的籌碼,甚至是棄子。
這些她都懂,所以只好她自己來了。
“不不不不不,這發展不對,心蘭殿下,你去也不行!”
“對啊,心蘭殿下你不能離開大宋啊!”
“現在正值國家存亡之秋,國家需要你來坐鎮啊!”
然而,眾人更慌了。這些呆在中央的官員就是想著心蘭不去,也不出兵,還能把事情給解決,或者幹脆就不解決了,讓魏國送死。
也不能說他們短視,只能說他們想的東西很多,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意見,有覺得應該形式出兵的,也有覺得應該獅子開大口的,支援心蘭的也有,反對的大家都看見了……這也代表著心蘭之下,他們沒有結黨營私,對於一個已經發展到中期的王朝來說,這種開國之風是值得提倡的。
但如此一來,就必須依靠領導者有出色的判斷力,從中篩選出最好的做法。
畢竟,官渡之戰的苻堅和袁本初都有一大批出色的謀臣,但最終敗的卻是優柔寡斷的袁本初,就是因為他沒能做出合適的決斷。
如果淪為投票制的話,那就是以多數服眾,而不是以理服眾了……明悟這點的隆基正要嘗試把所有人的反對壓下,另一個人卻先走出來了。